高永乐之死的真实与想像 (第2/2页)
纪》中有这样的记载,
“梁武帝大同五年,…五月,…东魏阳州武公高永乐卒。”
梁武帝大同五年是公元540年。而高敖曹的首级被归还发生在公元538年10月,他的葬礼应该在稍后的时间。所以高永乐应该死于高敖曹被下葬后1年半左右。一开始我提到过,高敖曹的灵异事件在他被下葬一年多以后消失了。
我无法判断高永乐的死和高敖曹灵异事件的消失孰前孰后,我也无从判断它们二者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我只是根据史籍的记载陈述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在高永乐死的几乎同时,高敖曹灵异事件消失了。
从史籍当中,我们无法判断高永乐的死因。但是令我感到奇怪的是《资治通鉴》居然郑重地记录了高永乐死的时间,要知道高永乐这个人在东魏的历史上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一个人物。从史籍的记载可以看出,他贪鄙成性,无所建树。他一生最大的事迹大概就是害死了名将高敖曹。
史笔如刀,惜墨如金。
在中国浩瀚的几千年历史中被史家选择记录下来的人和事,一定有它特别的意义。
我不知道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的时候为什么要记下这样一笔,是否也和我一样希望恶人得到应有的报应?
我想,这也是读史的乐趣之一吧。历史在告诉我们曾经的真实的同时,也留给你无限想像的空间。
既然如此,那就让想像插上翅膀吧。
我们可能无力改变现实,但是至少在想像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让善恶有报,因果相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