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风起关陇 第三十九章 小关之战 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三十九章 小关之战 一 (第1/3页)

    公元536年,西魏大统二年,东魏天平三年末,东魏大丞相高欢遣司徒高敖曹(名昂,字敖曹)将河南诸军出武关,攻上洛;大都督窦泰率精骑万人趋潼关。高欢自己则亲帅东魏军主力过龙门屯兵蒲坂,并开始在黄河上搭设浮桥,作出自蒲津渡河,攻华州,直逼长安的态势。三路大军来势汹汹,大有犁庭扫穴,要将宇文泰一举荡平之势。

    西魏自建政以来,始终是实力弱小的一方,如今又正逢大灾,正值风雨飘摇之时。突闻高欢大军压境,一时间关陇大震,长安人心惶惑,谣言四起。

    宇文泰闻讯,亲帅大军屯于广阳,严阵以待,并急招各地兵马助战。

    却说李辰在金城,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将金城的局势稳定了下来。金城人每日配给的食物不多,里面还有两成秸秆,但勉强可以果腹。人们不必再担心会被饿死。金城内的尸体也被清理干净,积雪也被清除,微微显得具有了生气。只是天气仍然阴沉寒冷,不见阳光。李辰对金城的掌握日益稳固。李辰的新的官制运行良好,四大执政各行其职,各项事务进行的有条不紊。慑于李辰的威严和新设立的官员监察制度,到目前为止,金城的各级官员个个战战兢兢,唯恐大祸临头,更无人敢渎职贪赃,官场气象为之一新。大灾当前,金城百业萧条,李辰不想青壮们呆在家里等救济吃闲饭。于是再次扩编了军队,士兵的配给要比普通人高很多,所以吸引了很多年青人。金城营扩编为五个都,超过四百人。李辰新成立了警卫营,负责各官署的安全防卫,另成立了一个新兵营和辎重工兵营。李辰现在手中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一千人。剩余的青壮,则由布政司组织起来,以工代赈,修路筑城。李辰心里却始终轻松不起来。李由去南方买粮杳无音信,组织人出去扒开积雪找粮,十分地费时费力,但收获却少得可怜。金城周围的坞堡和小部落在灾难面前自身难保,根本找不出余粮。眼见安宁堡的存粮一天天减少,李辰心中暗暗着急。就在这时,李辰接到了宇文泰的招兵令。作为归附部落的酋长,李辰可以不接受这个命令。即使是作为兰州刺史,李辰也可以以手中无兵可派,路远难行等为理由搪塞过去。但是李辰略一思忖,几乎立刻下了决心,出兵!原因很简单,因为粮食。自从李辰向宇文泰发出了请求拨粮的书信,却始终没有等到回音。如果再没有粮食输入,金城很快又要面临断粮的威胁。李辰派兵助战,带走大批士卒,一方面可以减少金城本身的粮食消耗;另一方面,我来给你助拳,不信你宇文泰还好意思不给粮食。而至于这次战争的结果,李辰并不担心。虽然他记不清具体的细节,但是当年读《北史》时发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令他记忆犹新。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现象,就是在东西魏并列之初的战争中,凡是进攻必然失败,凡是防守必然胜利。放到具体这一场战役中,那就是进攻的高欢必然失败,防守的宇文泰必然胜利!这可能是当时东西魏实力相差不大所造成的,宇文泰虽然兵力较少,但无疑更加精锐,在防御作战中,发挥了本土作战的优势,更加灵活和勇猛,所以才能战胜比他强大得多的敌人。但是一旦由防御转为进攻,则情形就完全反了过来。李辰决心已定,立即击鼓聚将。待众人到齐之后,李辰向大家出示了宇文泰的招兵令,并通报自己将亲率华部军参战的决定。听了李辰的话,武将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文官却是人人面有忧色。李辰下令自己出战期间由蒋宏暂代刺史之职,裴萱从旁协助。其余各官各司其职。留贺兰仁统领警卫营和新兵营留守金城。自己亲率贺兰武、贺兰盛及金城营、骑兵营、工兵辎重营约八百人出战。所需粮祙、兵甲等一应辎重限时备齐。众人轰然称诺,然后行礼告退,各自去准备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