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小关之战 二 (第2/3页)
,“好好好,这顿酒咱们喝定了!”说罢,便请李辰入营去见宇文泰。而华部军自有人安排地方扎营。蔡佑与李辰并辔而行,一路上聊些长安风物,北地风光。到了宇文泰的大帐前,俩人翻身下马,蔡佑先进帐禀报。不一会儿,他出来高声道,“大丞相传兰州刺史李辰晋谒!”李辰整了整衣冠,掸了掸身上的尘土,随蔡佑进了大帐。却见那帐中两边黑鸦鸦地站满了的顶盔披甲的将领。位于帐中的长案后,端坐着一人,全副戎装,生得紫面长髯,方颐广额。后面立着两位近侍,高大威严,全副甲胄,手捧环刀。李辰知道这一定就是宇文泰了,忙上前恭敬地道,“职下华部第一领民酋长、使持节、都督、昭武将军、兰州刺史、金城县开国子李辰,见过大丞相!”说罢大礼参拜下去。宇文泰伸手虚扶,“李金城请起!”李辰道,“谢大丞相!”然后起身,顺势看了宇文泰一眼,他很想仔细瞧瞧这个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枭雄的模样。却不防宇文泰也正盯着他看,两人的目光倏地对上,各自都是心里一颤。李辰连忙将自己的目光移开,不过心中却如遭槌击。李辰两世为人,阅人无数,却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一双目光,凌厉无比,极具压迫感。李辰不觉后背出了一层冷汗,“果然是北朝第一的枭雄,名不虚传啊!”李辰再也不敢大意,立即打起十二分精神应付着宇文泰。其实,宇文泰目光锐利是史上闻名的,史载他面有紫光,人望而敬畏之。当年宇文泰曾见过高欢一面,那时宇文泰还是贺拔岳手下的一个无名之辈,而高欢已经贵为丞相。高欢见到宇文泰,就以为非常人,他对宇文泰有一句著名的评语“此小儿眼目异”。当时宇文泰大表忠心,骗过了高欢。高欢虽然当时放过了宇文泰,但是回去以后越想越不对,当即派人千里追杀宇文泰。宇文泰不愧是与高欢匹敌的枭雄,早有预料,已经倍道兼程逃回关中了。却说宇文泰未见李辰时,原想李辰为一方豪酋,必然是个粗莽大汉。待李辰进来,却见是个有几分消瘦的年青人,只见他一身黑袍,腰扎宽皮带,头戴暖帽,举止温文,不像是个搅动一方风云的化外酋长,倒象是洛阳城里的风流士子。但当他行了礼,抬起头不经意地与宇文泰对了一眼,却让宇文泰心中一跳。就见此人双眸就如同平静的湖水般波澜不惊,却又深不可测。虽然其神态恭谨,你却从他眼中看不到丝毫的紧张和畏惧,相反却是一种平淡,甚至有点慵懒。这种眼神只会出现在上位者的身上。“此子不凡!”宇文泰立即心生警惕。宇文泰也打起精神,对李辰道,“兰州至此何止千里,李金城亲统部兵前来助战,足见赤子之心。不知路上所耗几许时日?所部将卒可有折损?”李辰恭谨地答道,“职下于大统二年腊月丁丑起行,至今日共历时三十六日。一路饮冰卧雪,历尽艰险,然将士们深沐皇恩,一心为国尽忠,不敢稍有懈怠。职部八百一十四人,已全员到齐,并无一人折损,可随时听令出战!”闻李辰所言,宇文泰与帐内诸将无不心中骇然。如果这个李辰所言不虚,他手下将卒八百余人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从千里之外的金城赶了过来,而且是在这样恶劣的天气状况下。更不可思议的是李辰竟宣称无人折损。帐内全都是军中宿将,在军中浸润多年,以他们的经验,这样的天气千里行军,如果只损失三分只一的人员,就已经可以称为精兵了。宇文泰心中一动,问李辰道,“不知李金城对此战有何高见?”李辰忙躬身行礼道,“职下下车伊始,敌情未明,怎敢妄言军机?”宇文泰点点头,便将最新的军情给李辰简单介绍了一下。李辰听罢,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对宇文泰行礼道,“职下狂妄,愿试言之,以为抛砖引玉之举。”宇文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