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弘农城下 一 (第2/3页)
月的弘农,此刻天空乌云密布,正是大雨如注。天地只见白茫茫一片,似乎已经连成一条条线般的雨点落在地面上,激起无数的小水花。敌我两军的旌旗已经全被大雨淋透,再也无力扬起,只是紧紧地贴在旗杆上。在中军的大纛下,宇文泰全身甲胄,立马阵前,李弼、独孤如愿、梁御、赵贵、于谨、若干惠、怡峰、刘亮、王德、侯莫陈崇、李远、达悉武等十二员统军大将及帐下亲信督将再加李辰分立左右。豆大的雨滴打在众将的铁盔上,邦邦作响,如同擂鼓一般,大雨迷得大家几乎睁不开双眼,但无人稍动,都在静候主帅下令。宇文泰此时心情如同这天气般沉重。这次出兵弘农,讲得就是一个快字,力求要在高欢反应之前,攻下弘农,将城中的粮食运回关中。所以西魏军此次都是轻装而来,没有携带多少粮食,其实也根本就没有多少粮食可带。如果不能尽快攻下弘农,不用等高欢大军前来,西魏军恐怕就已经因断粮而崩溃了。但是如果要攻城,现在却是大雨倾盆,士兵们的弓弦因为浸水而无法使用,盔甲也因被雨水浸透而格外沉重。而城内的守军已经有了准备,他们兵力充足,城防坚固,这种情况对于进攻的一方来说极为不利。宇文泰权衡良久,最后还是果断地下令,“命全军负土为山,听三通鼓响,一齐攻城!”众将齐声应诺。宇文泰又问,“谁愿为先登,为我破城?”宇文泰话音刚落,就听见身后有人高声道,“末将愿往!”宇文泰反顾,就见此人虬髯环眼,威猛强健,却是帐下督将、仪同三司王轶。这王轶也是武川人,很早就投在宇文泰账下,为人粗豪勇猛,每战往往争先,多立战功。就听王轶高声道,“末将请为先登,誓为丞相拿下此城!”宇文泰想了想,道,“好,就命你为先登。要多加小心,三通鼓后,众军一齐攻城!”王轶在马上行礼道,“为国效命,惟死而已!”西魏军开始了紧张的战前准备,人人都领到一个布口袋,大家纷纷把口袋里填满土。在华部军中,新兵侯小虎初次上阵,心情难免紧张,不觉将土装得满满的。他的伍长是个老兵,见到他正吃力地将土袋扛在肩上,不禁骂道,“你个蠢蛋,装那么满干什么?呆会儿还要跑到城下,这么重你跑得动吗?”侯小虎讪讪地解了口袋,倒出些土去,然后重又系好,背负在肩上。那伍长不住地催促,“快点快点,军令一响就得出发,那时还没弄好是要砍头的!”只听见中军一通鼓声大作,西魏军的士卒们立即按序列开始背着土袋奔至城下,纷纷将土袋丢在城墙下,然后转头往己方狂奔。这往往是最为危险的时刻,负土者因为负重而步履缓慢,很容易被城上防守者密集的弓箭杀伤。好在今天的大雨使得双方的弓箭都无法使用,所以西魏军没有受到太大的干扰。论到华部军时,侯小虎混在人群中拼命往城下跑,只觉得自己的心蓬蓬地就像要从自己心口跳出来似的。突然,他只觉得脚下一滑,顿时摔了个满嘴啃泥,浑身上下沾满了泥浆,活像一只泥猴子。他的伍长在边上大喊,“快起来!贻误军机是要杀头的!”侯小虎连忙狼狈不堪地爬起来,扛着土袋继续往城下跑,待他跑到指定的地点,扔下土袋,立即转身头也不回地抱头鼠窜回己方阵地。待他回到自己的营地,便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眼泪都快流下来了。一袋袋土袋越垒越高,很快就垒成了一座土山,山头与城墙齐平,面对己方的一侧则被垒成了一个长长的斜坡。这时,中军又一通鼓声响起,王轶身披重甲,双手握一柄大刀,率手下勇士登上了土山顶端。由于土山距离城墙仍有一段水平距离,他的手下准备了一架木质长梯,准备跳城之用。只听见中军第三通鼓声隆隆响起,王轶大吼一声,“杀!”声震四野。他的手下竖起长梯“啪”的一声搭上了城头,梯子的顶端安了两只铁爪,紧紧地扣住城墙。王轶一声大吼,跳上长梯,就向城墙奔去,口中怒吼连连。他手下的勇士们也跟着他一个个顺着长梯向城墙冲过来。这时,在土山顶部的西魏军突然向城墙上投出了一阵如暴风骤雨般的投枪,城墙上的东魏军顿时死伤一片,惨叫声不绝于耳,一时阵脚大乱。投枪也是鲜卑武士的必习之技,今天由于大雨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