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五十二章 浴血沙苑 一 (第1/3页)
听到杨忠说还未曾娶妻,尚无子嗣,李辰就知道自己冒失了。他连忙向杨忠道歉。
待送走了贺拔胜、独孤如愿和杨忠三人,李辰回到屋内一个人静坐沉思。
如果按照历史本来的发展,杨忠会在接下来的连场大战中,屡立殊勋,最终脱颖而出,而得以位高权重,为自己儿子将来的发展打下雄厚基础。而他的儿子杨坚则最终会夺了自己女婿的皇位,并把宇文家族屠戮一空。那么自己要不要顺应这个历史的脉络呢?也许那时侯自己已经老得不在人世了,可是自己将和宇文氏结亲,那自己的后代会不会受到波及呢?
李辰想得再远一些,杨坚最终在胡人入主中原几百年后重新又建立了汉族政权,并结束了中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华夏的统一,他的功绩是巨大的。但是问题在于他选错了继承人,继位的隋炀帝杨广有能力有才华,却太急功近利。在极短的时间内,杨广建洛阳、开运河、下扬州、征高丽,很快就耗尽了国力。特别是他三征高丽,不仅让数十万英勇的华夏勇士丧命异域,头颅被敌人筑成京观,直到唐朝灭高丽时才得以归还,而且由于官府征敛无度,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农民大起义,接下来连续不断的战乱,使中国人口锐减,几乎毁掉了整个华夏文明。这种在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兴盛-毁灭的轮回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最终耗尽了华夏文明的智慧和生机。李辰作为一个穿越者,站在千年之后的历史高度上,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点。
想到这里,李辰下定决心,不能让这一切上演,必须阻止杨坚的篡权,阻止后续一切灾难性结果的发生。但李辰同时也陷入了巨大的茫然,如果是这样的话,则整个中国的历史都将被彻底改变。在自己再也无法把握整个历史的脉络,自己也将不再是一个历史的旁观者,而真正成为历史的创造者。而自己又会将历史引向何处呢?自己又有这个能力将整个历史引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吗?李辰百转回肠,夜不能寐。
就在李辰为未来苦苦思索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高欢也终于有了行动。
山西位于黄河几字型大拐弯的东面,在南北朝时代被称为河东。这里泾、汾纵横,表里山河,自古为形胜之地。在河东汾河谷地北端,座落着一座千年雄城晋阳。晋阳三面环山,南临汾水,地势险要,号称“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自从公元前497年建成起,就始终为北方重镇。被称为“霸府”的东魏大丞相府就设在晋阳城内。一般情况下,都是由高欢的世子高澄坐镇东魏的都城邺都,而高欢则在晋阳遥控朝局。现年四十一岁的东魏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大行台、渤海王高欢虽然经历年初的小关之败,折损了心腹大将窦泰。但未伤根本,他在关东的统治依然非常稳固。六月的一天,高欢在汾阳的天池游玩,发现了一块奇石,奇石上的纹理隐隐约约形成文字“六王三川”。高欢向行台郎中阳休之询问其意,阳休之道,“六者,大王之字;王者,当王天下。河、洛、伊为三川,泾、渭、洛亦为三川。大王若受天命,终应奄有关、洛。”高欢缓缓摇头道:“所谓众口铄金,世人无事常言我反,况闻此乎!慎勿妄言!。”随行的行台郎中杜弼拜倒于地,高声道,“请大王受禅称帝,此顺应天意也!”左右众人一起拜倒,齐声道,“请大王受禅!大王若不称帝,奈天下苍生何!”高欢大怒而起,举起手杖打在杜弼肩上,“汝欲陷吾为乱臣贼子焉?还不退下!”这才将这场闹剧收场。其实杜弼这个人倒是不坏,相反他是东魏朝中比较清明廉洁的官员。他曾经因为东魏文武官员贪污成风,而报告高欢请求查处。高欢听了杜弼的话,将他招至座前,神情严肃地道,“天下贪污,习俗已久。今督将家属多在关西,宇文黑獭常相招诱,人情去留未定;江东复有梁国萧衍,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我若急正纲纪,不相假借,恐督将尽归黑獭,士子悉奔萧衍,人物流散,何以为国!尔宜少待,吾不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