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鏖战河南 (第2/3页)
兼行。东魏陕州刺史刘贵以步骑千余前来拦截。韦法保命所部结为圆阵,且战且前。数日后,得与李延孙会合。李延孙死后,韦法保成为这支义军的首领,宇文泰以韦法保为大都督、河南尹。韦法保以李延孙旧寨为据点,屡屡出击,与东魏军作战。他每战必身先士卒,单马陷阵,所以每战必被伤。曾经有一次韦法保率部在关南的战斗中,一只流矢射中他的脖颈,箭从口出。他当时气绝,部下们将他用车拉回营地,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李长寿、李延孙、韦法保等人坚持不懈的战斗极大地激励了河南地区的豪杰们对东魏的斗争。弘农之战后,行台左丞杨剽对宇文泰称其父杨猛曾经是邵郡白水令,与当地的豪强关系良好,自请暗往邵郡说动豪强起兵。宇文泰同意了。杨剽从小也是豪侠意气的人物,他潜入邵郡,与土豪王覆怜等密谋举事,暗中联络了三千人。他们约定时间,内外俱发,遂拔邵郡。擒斩东魏郡守程保及令四人。杨剽派人诱说周边东魏城堡,旬月之间,正平、河北、南汾、二绛、建州、太宁等城,纷纷为其所破。沙苑之战后,杨剽分兵截杀高欢殿后败军,所获甚众,并乘机占领东雍州。随后,杨剽又受命攻下建州,被授建州刺史。
宇文泰得知河南、河东义民纷纷起兵的消息,立即以冯翊王元季海为行台,与独孤如愿领马步军二万,趋洛阳;洛州刺史李显出兵三荆;贺拔胜、李弼围攻蒲坂。河东豪强敬珍、敬祥兄弟闻听西魏大军来到,即率猗氏、南解、北解、安邑、温泉、虞乡等六县户十馀万归附。宇文泰大悦,即拜敬珍平阳太守,领永宁防主;敬祥为龙骧将军、行台郎中,领相里防主。并赐鼓吹以**异之。宇文泰握着敬珍手的手说,“国家有河东之地者,卿兄弟之力。还以此地付卿,我无东顾之忧矣。”却说贺拔胜、李弼围攻蒲坂,对面出身河东大族的东魏泰州别驾薛善献城,东魏泰州刺史薛崇礼逃跑,被贺拔胜追上俘虏。至此河东为西魏所有,高欢在晋阳感到十分惊慌。多亏东魏仪同三司薛修义以空城计吓退了西魏大将长孙子彦,守住了晋州,方才稳定住了局势。此时,西魏行台宫景寿率军攻向洛阳,洛州豪杰韩木兰聚众响应。东魏洛州大都督韩贤出兵击退了西魏军队,并平定了韩木兰的起事。但天有不测风云,韩贤在亲自清点缴获的铠甲兵器时,一个藏匿在尸体中间的无名义民,突然跳起袭击了他,将他杀死。高欢只得再命宗室广阳王元湛为洛州刺史。可是元湛面对独孤如愿的大军竟不战而走,逃回邺城。独孤如愿顺利占领洛阳。与此同时,东魏颍州长史贺若统与其子贺若敦擒刺史田迄,投降西魏,西魏都督梁迥前来占据了颍州。前通直散骑侍郎郑伟起兵陈留,克梁州。前大司马从事中郎崔彦穆克荥阳。广州长史刘志也据城投降西魏。西魏都督韦效宽攻下豫州。一时间,原属东魏的河南之地已经几乎全部易帜。东魏行台任祥试图反攻颍州,也被西魏大都督宇文贵击败,大将赵育、是云宝投降。
面对严峻形势,高欢任命侯景为司徒、西道大行台,主持河南战事。侯景与军司大都督高敖曹、行台任祥、御史中尉刘贵、豫州刺史尧雄、冀州刺史万俟洛等将屯重兵于虎牢,与西魏军相持。侯景,字万景,怀朔镇人。他年轻时便狂放不羁,与同镇的豪杰高欢相投。高欢起事后,他就投了高欢。侯景生的身材矮小,右足稍短,其貌不扬。他当初曾经向慕容绍宗学习兵法,但他在这方面天赋惊人,没有多久,慕容绍宗就反过来经常向他请教问题了。侯景并不以长于弓马,而以智谋见长,是高欢手下少数有谋略的大将。当时高欢手下高敖曹、彭乐皆雄勇冠时,但侯景常常对此不以为然,他曾道,“似豕突尔,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