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风起关陇 第六十五章 麦积烟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麦积烟雨 (第2/3页)

的老兵们上陇返回金城,一路上回家的将士们笑逐颜开,没有什么再有比大战之后荣立功勋,平安回家更让人感到高兴的了。将士们个个归心似箭,恨不能双脚插上翅膀,飞过千里陇原,早日回到家乡。李辰看着手下兴高采烈的将士们,心里却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战败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他无法预知自己和那些留下的士卒们,是否还能像他们一样,还有平安回家的那一天。华部军的队伍慢慢走出了关中平原,随着地势渐渐升高,道路就进入陇山的群峰之中,这里是秦岭的余脉向西延伸的部分。山脉高峻,林木幽深。时值三月,道路两侧漫山遍野开满了各色的野花,微风徐来,送来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华部军大都来自陇西、金城等地,从小就生长在高高的陇原上,见惯了大山的雄浑壮美,这几个月来,他们都在平原上作战,现在终于又见到了雄伟的群山,似乎一下子就有了回家的感觉。

    这一日,华部军队伍已经行至秦州附近,远处出现了一座奇异的山峰。在如波涛般起伏的连绵群山中,它平地而起,如同横空而降,三面峭壁万仞,露出紫红色的山石本色,山顶若宝塔般削尖,密布苍翠欲滴的松林,就如同人的头发一样。这座山远远望去,酷似农家用秸秆堆成的麦垛。石壁上隐隐可见密布的洞窟栈道,阳光下紫红色的石壁霞光万道,显得神圣而庄严。

    “是麦积崖!”华部军士卒们顿时议论纷纷,更有不少人对着它躬身合十。这麦积崖是关陇最负盛名的佛教道场,自从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后秦起,就陆续就有人开始在此处开凿洞窟,兴建摩崖造像,以为礼佛。至北魏佛教大兴,这里更是兴盛无比。如今已是香火鼎盛,摩崖密布,为陇上丛林之冠。

    李辰先后几次下陇上陇,都曾经经过这里。但当时不是冰天雪地,就是归心似箭,尚没有机会一睹它的真容。今日看到麦积崖,李辰不由心中一动,何不前去礼佛游览一番,也许可以排遣心中郁闷,也说不定真的能感动神佛,保佑华部军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平安而回。如果现在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华部军在这场比白的大战中减少损失,李辰都愿意试一试。哪怕临时抱一抱佛脚都行。想到这里,李辰便招呼了几名侍卫,分道向麦积崖而来。

    比近麦积崖,就见此山雄奇壮绝,如同就是生生从地面直长出来的一般,绝壁万仞。在如刀削斧劈般笔直的悬崖绝壁之上,就如同蜂巢一般,密密麻麻开满了大小不一的洞窟。在悬崖的表面,栈道交错,凌空飞渡,疑似神工鬼斧。李辰甚至看到仍有工匠腰系长绳,悬于绝壁上正在奋力开凿。山风凛冽,工匠们在绝壁外不时晃动打转,让人为他们揪心不已。

    在麦积崖山脚下有一古刹,名瑞应寺,庙宇精美庄严,传为后秦主姚兴所建。李辰进了山门,吩咐侍卫捐了些香火钱,然后便步上栈道。这麦积崖的栈道是先在石壁上凿出洞,然后打入大木,再在上面铺设木板而成。李辰踩在木质的栈道上,只觉摇摇欲坠,令人不觉心惊胆战。从栈道拾级而上,就可以到达一个个摩崖洞窟。洞窟大小不一,里面的佛像也是千姿百态,姿态各异。有的高达数丈,也有短不盈尺。麦积崖山石为沙质岩,并不适合雕塑佛像,所以这里的佛像多为泥塑。李辰亲眼看到工匠们以铁、木为骨,裹上秸秆,然后用调和了蛋清、米浆和某种被称为料浆石磨成的石粉调制的湿泥,层层堆砌,制出一尊尊形象生动的佛像来。

    麦积崖的佛造像,无论后秦时期的彪悍雄健,还是北魏时期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无不塑造得形神兼备,动静相生。洞窟内大多还绘有以佛经故事为内容的壁画,鲜艳瑰丽。佛像和壁画交映生辉、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给每个朝拜者以极大的心灵震撼。中国古代那些伟大的无名艺术家们,用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技巧,将那些原本只是虚幻的神佛塑造的如此生动和亲切。它们或微笑、或沉思、或悲愁,无不流露出明洞一切世事因果的悲悯情怀。李辰前世是个无神论者,但今天也被这些伟大的艺术品所深深折服,不禁一一虔诚顶礼。

    待行至栈道最高处,离地不啻百丈。举目下望,只觉头晕目眩,令人心惊不已。在此处极目远望,只见群峰蜿蜒起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