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洛阳的烟灭 三 (第2/3页)
坠入火海。由于火势逼人,河边的东魏军被迫后撤。而已经过河的东魏军由于失去了掩护,又被大火隔绝在护城河于城墙之间的绝地之中,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被城上西魏军箭如雨下,全部歼灭于城下。东魏军主将侯景见己方初战不利,敌人利用护城河进行顽强抵抗,就下令在护城河上游筑坝开口,将河水引往他处。一天之内,护城河水位持续下降,最终干涸。
第二天,东魏军重整旗鼓,卷土再来。侯景亲于宣阳门前督战。只见东魏军人人奋勇争先,如潮水般从四面猛攻内城。由于没有护城河的阻碍,东魏军迅速地攻到了城墙下,数不清的云梯搭上了垛口,大群东魏军士卒鱼贯登上云梯,一个个舍生忘死地直向城头扑来。眼看城头即将不保,却听见西魏军一声令下,突然在城头上竖起了一道高有丈余的木栅栏,紧紧地挡在垛口边上。原来独孤如愿见护城河水位下降,知道今天东魏军必将登城,所以才想出这样一个主意。东魏军士卒千辛万苦登上城墙,却见面前又竖起一道木栅栏,即使他们站在云梯的顶端,仍然距木栅栏的顶部还有一人多高的距离。登城的东魏军士卒顿时不知所措,有些人情急之下用手中的兵器猛砍栅栏,但那栅栏都用大木所制,急切之下难以砍断。而西魏军士卒则居高临下地站在早已准备好的梯子上乱箭齐发,并将滚木大石一股脑地对下面乱做一团的东魏军砸了下去。东魏军毫无还手之力,很快就被打得纷纷从城头上滚落下来。就见东魏军的士卒们,像下饺子一样劈里啪啦地一个个从城上**,东魏军攻势为之一挫。侯景见状,心道,“这个期弥头,还真有些本事!”他冷声下令道,“用火攻!”东魏军得令,立刻搬来了大量的油脂等引火之物,还推来了几台投石车准备发射。这时,有人谏道,“如今天干物燥,风势大作,若用火攻,恐有失火之虞。”侯景道,“城内宫室百官已尽迁于邺,余者皆不足虑也。今独孤如愿凭城据守,唯火攻方能破之。”侯景不听部下的劝谏,执意用火攻城。只听他一声令下,东魏军从四面开始用投石机火攻内城,一名东魏军士卒松开投石机的机括,投石机长长的臂杆猛地扬起,将一个点燃的陶罐直向城上抛去。就见一个火球冲天而起,如一条火龙般在天空中飞舞。火球狠狠地砸在城头竖立的木栅栏上,“啪”地摔成碎片,只见一大片栅栏顿时腾起了火焰。接着,其它的投石机依次发射,一个个火球直飞城上,落地之处,将大片栅栏点燃。于此同时,东魏军的弓箭手们也将缠在箭头上浸透了油脂的布点燃,然后在领队督将的指挥下,齐齐向城上射去。只见万枚火箭齐发,宛如一阵密集的流星雨飞过,城上瞬时星星点点,火光四现。四面围城的东魏军一起开始火攻内城,就如同是一场巨大的火山喷发,场面极为壮观。
时值五月,正是春夏之交,风力强劲。风助火势,很快就将城上的木栅栏全部点燃,整个城头上烈焰腾飞,已是一片火海,木头燃烧的发出的劈啪声不绝于耳,一段段的栅栏被烧成灰烬。独孤如愿见城上已无法立足,只得率西魏军退入金镛城。凭借金镛城城墙高厚,西魏军最终幸运地在这场烈焰焚城的劫难中幸存了下来。而火势却在强风的助力下,越烧越旺。很快,城门楼也燃起了冲天大火,眼见雕梁画栋,高大巍峨的宣阳门门楼燃起大火,东魏军也不禁人人瞠目结舌,此时大家都已经无心战斗,只是呆呆地看着大火将门楼吞噬。大火很快就将门楼烧穿,火焰从屋顶上直冒出来,整个宣阳门如同是一座巨大的火把在燃烧。终于,门楼的立柱被一一烧毁,整个城门楼轰然而塌,火焰一时漫天飞舞。紧挨着城门的内城凌阴里和衣冠里先后被点燃,之后,大火迅速在内城蔓延。须臾,只见内城已经烈焰冲天。城外的东魏军眼睁睁地看着大风裹挟着火焰,飘过干涸的护城河,落到宣阳门外的景明寺和大统寺的屋顶上,俄而,就见两座名刹也燃起了大火,接着火势迅速将两寺边上的利民里点燃。一阵大风吹过,东魏军将士惊恐地发现整个城南已经处处火起。侯景脸色铁青,他咬着牙下令道,“救火!”东魏军将士听到命令后如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