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风起关陇 第七十二章 洛阳的烟灭 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洛阳的烟灭 三 (第3/3页)

初醒般慌忙四处灭火。由于护城河干涸,急迫间无法寻找到灭火的水源。东魏军士卒们就用手中的兵器,甚至脱下身上的衣甲扑火。但他们状若疯狂的努力在自然的威力面前无济于事。很快,整个南城已经火势冲天。而且随着风向的不断变化,大火在整个洛阳四处蔓延。侯景见势已不可为,再耽误下去恐怕全军都要葬身在火海之中,遂下令东魏军撤出洛阳避火。正在奋力灭火的东魏军将士接到撤离的命令,方才明白大火已经不可控制,这座心目中的圣城竟是这样毁在了自己手里。东魏军将士们一时人人掩面大哭。突然,一员出身洛阳六坊的督将,忍受不了这样残酷的现实,他扔掉手中的兵器,号哭着投入火中,竟以身殉城。东魏军撤出洛阳后,侯景与众将登上邙山观火。从山顶下望,只见整个洛阳如同身处地狱一般,全城烈焰翻卷,浓烟四起。烟雾直上云霄,遮蔽日月。过火之处,一片焦黑,只余残垣断壁。侯景等人立足山顶,虽远离洛阳,仍觉烟气扑面,炙热难耐。有认得的人在那里指到,“那里是宫城,西边是瑶光寺。”“正在着火的是阖闾门,往南就是铜驼街。衙署皆在两侧。路西边就是永宁寺”“再往南就是太社,太庙。”“出了宣阳门,就是景明寺。往南是灵台,明堂,辟雍,还有太学。”“哎呀,东边洛阳小市也被烧了!可惜!”“那里是白马寺,那里是寿丘里,原多为皇宗所居……”说到这里,那人已是泪如雨下,泣不成声。饶是侯景生性冷酷凶残,此时也是面色惨然。他对左右道,“吾罪孽深矣,死后必下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在天平初年高欢迁都并强行搬迁洛阳四十万户去邺城,洛阳此时虽已经十室九空,但仍然有居民数万人。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祸,让他们遭受了灭顶之灾。当他们发现大火突然降临的时候,整个洛阳已经成了一片火海。他们在大火中四处逃亡躲避,竟无处可藏。很多人最后只得避身寺庙,口念佛号,同寺庙一同化为灰烬。

    这场大火整整燃烧了一月有余,火势百里之外可见。大火过后,洛阳房舍仅十余二三。

    千年名都,佛国圣地,锦绣洛阳,就这样灰飞烟灭。

    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547年),曾在北魏永安年间为奉朝请。历任期城太守、抚军府司马的杨衒之经过洛阳,但见“…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於荒阶,山鸟巢於庭树…”他感叹洛阳繁华烟云,世代兴衰,遂写下不朽的名著《洛阳伽蓝记》,备述洛阳极盛时的佛寺之繁盛及市井风物。下面摘录几段,让我们一起追忆那个一千多年以前,曾经如同梦幻般存在的洛阳吧。“…昭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永宁寺)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议。绣柱金铺,骇人心目。至於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馀里……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见金盘炫日,光照雲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景乐寺)堂庑周环,曲房连接,轻条拂户,花蕊被庭。至於六斋,常设女乐,歌声绕梁,舞袖徐转,丝管寥亮,谐妙入神。”“…(永和里)高门华屋,斋馆敞丽。楸槐荫途,桐杨夹植。”“…(华林园)若旱魃为害,穀水注之不竭;离毕滂润,阳穀泄之不盈。至於鳞甲异品,羽毛殊类,濯波浮浪,如似自然也。”“…(景阳山)重岩复岭,嵚崟相属;深蹊洞壑,逦迤连接。高林巨树,足使日月蔽亏;悬葛垂萝,能令风烟出入。崎岖石路,似壅而通,峥嵘涧道,盘纡复直。”“…(景明寺)金花映日,宝盖浮雲,幡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名僧德众,负锡为群;信徒法侣,持花成薮。车骑填咽,繁衍相倾。”“…(四夷馆)门巷修整,阊阖填列。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