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八十九章 秀木必摧 (第1/3页)
西魏大统四年九月,震动关中的叛乱被平息。大统帝与宇文泰及百官重新回到了长安。这次西魏军举国东征,不但没有保住洛阳,反而遭受空前惨败,精锐尽墨。多年培养起来的劲旅几乎全部损失。大统帝和宇文泰全都狼狈不堪地逃回,大受惊吓。更为糟糕的是,由于倾国而出,关中空虚,以至于在前方大败的情势下,关中发生了叛乱,几乎动摇了整个西魏的统治。好在宇文泰临危不乱,在外有强敌,内有叛乱的极其不利的形势下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迅速平定了叛乱,才使局面转危为安。
大统帝在宫中接受宇文泰为首的百官朝贺。朝会进行得肃穆而热烈,就见大统帝和宇文泰举止方正沉静,端严有礼,一幅君明臣贤、君臣相得的和谐场面。李辰置身殿堂之上,恍若身处太平盛世,丝毫感觉不到刚刚过去的大败及叛乱的影响。
但不知为什么,李辰没来由地从心底泛起一丝寒意。宇文泰因前次护卫离散,致天子无人拱卫,奏请重新整练遴选宫中禁卫和千牛背身卫。大统帝准其所奏。随后就见大统帝传侯莫陈顺上前,嘉勉道,“渭桥之战,卿有殊力。微卿力战,其势危矣!”大统帝命侯莫陈顺平身,上前握住他的手,亲手解下自己所服金镂玉梁带赏赐给他。侯莫陈顺大礼拜谢。侯莫陈顺是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彭城郡公侯莫陈崇之兄。大统帝又对宇文泰道,“此番战殒之将卒,当得优恤。诸军功赏,冀丞相速叙论之。勿使有功不赏,有过不罚。然铨叙黜徙,乃国之根本,丞相宜谨而慎之。大乱之后,当以安定人心为要。”宇文泰下拜领命。
散朝以后,李辰回到府中,还在仔细玩味今天朝上的情形。大统帝和宇文泰两人就如两个武林高手过招,不动声色,却又处处暗藏玄机。面对这两个枭雄
,自己只有叹服的份,今后还是老老实实夹着尾巴作人吧。不过自己这次先是阵斩高敖曹,又血战断后。功劳是有目共睹的。放眼全军,李辰若不自称居功为首,恐怕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就在李辰安心准备和家人共渡一段平静温馨的日子的时候,却不料风云突变
,一场风暴悄然而至。第二天,朝中突然有人上书弹劾李辰,言称李辰于执行军务途中,私自回家,有临阵脱逃之嫌。其书曰,“…彼罔顾军令,狐突鼠窜,潜行邸间,畏敌若虎……銮仪西指,犹望长安。三军用命,何人无家?……是可忍,孰不可忍!宜将该员明典正刑,以禁效尤!”
李辰闻报,不由心中一沉。这次他在长安探查将军情之际,乘机回家探望迦罗,虽然时间很短,但确有失当之处。李辰当时心忧迦罗安危,加上自己刚刚立了诺大功劳,所以一时有些自满,行事有些自大了。按理说,此事可大可小,但是上书的人显然用心险恶,他指明天子流落在外,而且三军将士人人都有家室,只有你李辰罔顾国事,自己跑回家去,这便是诛心之语了。李辰心中泛起一阵阴云。这是朝中有人要对付自己!会是谁呢?宇文泰?还是大统帝?还是他的某个仇家?李辰沉吟片刻,便喊来宇文十三让他出去市面上打探消息,那上书弹劾自己的究竟是什么人。不多时,宇文十三探听清楚回来报与李辰。上书的人是一个不起眼的六品小官。李辰想了半天,确定自己从来没和这个人打过交道,更谈不上结仇。李辰思忖了半响,转头问宇文十三,“你可打听到此人平素好于什么人来往?”宇文十三道,“小人打探得明白,此人平日不喜交友,只是独来独往。但行事倒也稳重,并无不当。此番如此作为,必定不是丞相之意,是不是受了其他人的主使蛊惑,就不好说了。”李辰闻言点头,心中暗自琢磨,“如果不是宇文泰的人,那么会是谁主使的呢?一个六品小官,公然上书弹劾功勋卓著的一品大将军,如果说这背后没有人指使,鬼才相信!”
李辰再往深一层想,如果是宇文泰的政敌主使的话。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