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佳人独立 (第2/3页)
严密盘查。出城的男子更是人人解衣验伤,而且守卫也没见到过关东口音的小娘子出城。莫不是她还在城中?”李辰听了,突然心中一动,“承先适才言到,守卫没有见过关东口音小娘子,那如果没有开口的呢?譬如说,病人?死人?”蔡佑神色肃穆,一跃而起……。
鲜于昭今日又轮到当值了。他全身顶盔贯甲,神态严肃地指挥手下士卒们盘查出入的行人。时间已是深秋,日头虽说已不似夏日般火辣,但照在上下捂得严严实实的盔甲上仍是炙热难耐。慕容昭内里已经是汗流浃背,却仍是不敢稍有懈怠。鲜于昭觉得自己运气很不错。首先此番举国而出,远征洛阳,结果遭遇大败,全军十存二三。可他却幸运地并没有随军出征,而是留在宇文导手下镇守华州,所以毫发无损。而且关中乱起,鲜于昭又随宇文导出兵平定叛乱,立下战功,不仅升了一级,还被调来守卫长安。鲜于昭想到那些阵亡在河阴,至今尸骨都不知在何处的袍泽,不由格外珍惜现在的日子。就在他已经热得有些发晕,正准备退到一个荫凉的地方解开盔甲歇息一番的时候,却不经意间瞥见一队人马沿街内往城门而来,看旗号,却正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都督伊娄思忠。“好险!”鲜于昭暗暗一吐舌头,忙吆喝自己的手下,“都给我精神点!”待到伊娄思忠将要接近城门,鲜于昭一路小跑来到上司的马前,大礼拜下,“职下鲜于昭参见都督!”“免了!”伊娄思忠翻身下马,却见鲜于昭热得满头是汗,却仍然将衣甲穿戴整齐,而且手下的士卒也是行事规矩,忠于职守,将行人盘查得一丝不苟。伊娄思忠面露满意之色,“做得不错!”鲜于昭忙行礼道,“为国效命,安敢不尽心竭力?”伊娄思忠点点头,又道“奉上峰之命,为查行刺骠骑大将军李公事,今日再来问你一遍:上月十五那日,除了从前问过的有无一个关东口音的女子出城之外,是否有病人,死人出城?你想仔细了回话!”鲜于昭苦了脸道,“回禀都督,这都问了多少遍了,职下真没见过一个关东口音的小娘子出城!您想想,职下的这些手下都是光棍,要见个单身小娘子,还不口水都滴拉满地…,您别瞪眼,他们只是留口水,旁的又不敢。弟兄们既然全都说没见过这么一个人,那是真没有……等等!您刚才说什么?死人?”鲜于昭回头喝道,“老穆,你过来!你还记得那天那个染时疫死了的老妪吗,我当时还给你一把钱,要你去旁边寺里求了一个平安如意袋的,那是哪一天?”老穆摸着后脑勺道,“呀,我也记不得了!不过,不过那寺里收了您的香火钱,还将您的名讳录上了功德薄,当是查得到的。”“那还不快去查!”伊娄思忠和鲜于昭几乎同时吼了一声。老穆慌得连忙行礼称诺,然后拔脚就往那寺里奔去。不多时,就见他慌慌张张地奔回,口中有些结巴地道,“查,查到了。是,是,是上个月十五……”
翌日,大队骑兵从长安出发,直奔卧龙塬李家村,将原本宁静的小山村团团围住。
“……须知如有人染了时疫,按律须立即报官,否则便是重罪,故无人敢犯。吾彻查全城医馆,近日并无一人染时疫而亡,因而知那自称病故出城的老妪必然有诈。今日我调兵出城,出其不意围了李家村,擒下李家兄弟……”在李辰的府内,蔡佑有些自得的向李辰描述着自己近日的一系列行动。“……那李家兄弟家有老母不假,可经城门守卫辨认,却非当初入城之人。那兄弟二人初始抵死不认,后见我在其家中搜出金铤二锭,方始认罪。”蔡佑饮了一口茶,继续道,“他们招认,曾有高十八郎,高十九郎二人,自称东虏司徒府家将,许他们金二铤,要他们相帮到长安救人。那李氏兄弟素敬慕高敖曹为人,又贪恋钱财,就应允了。十五日那日,李氏兄弟由北门入城,二高与李母则由东门入城。他们在城中相会,二高偷梁换柱,当是接了那刺客,复由东门出城,然后逃回关东。李氏兄弟则带了老母,第二日从北门出城回家。”李辰问道,“可知那刺客究竟是何人?”蔡佑道,“李氏兄弟交代,那高十八郎、高十九郎口风甚紧,左右不肯露底。李氏兄弟偶尔听那二人在背后言道女郎如何。据此推断,许是高敖曹之女?”“嘶…”李辰倒吸一口凉气。高敖曹的勇猛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了。看来这次比较靠谱,也只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