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姹女黄芽 (第3/3页)
,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望之类白,造之则朱。这算不算化学?”
李辰听了苦笑道,
“真人道法神通,论述玄妙,在下难解其意,还请为解惑。”
云逸微笑道,
“古人修行炼丹,多喜隐语。这里姹女为水银,黄芽乃是硫磺。”
云逸给李辰解释了一遍,原来中国古代的炼丹家很早就发现,水银加热以后就会蒸发不见了,如果想要固定水银,就要加入硫磺。这样白色的水银和硫磺一起加热,就会生成红色的硫化汞。
李辰闻言大喜,连声道,
“这个就是化学,这个就是化学。”
李辰高兴地对云逸道,
“我这里有一急务,还请真人相助。如精选硝石七分,硫二分,木炭一分,将这三种事物细细碾碎成粉混合,就叫做火药,可燃有烟。若将此物密闭于一狭小之物内,若燃之……”
李辰将双手握拳,然后十指突然张开,嘴里发出,
“砰”
的一声。
“就会爆炸。”
云逸思忖道,“若药物非种、分剂参差、失其纪纲,则飞龟舞蛇,愈见乖张,乃至伤人……这也是有的。若是有心若此,又有丹方在手,倒是不难。”云逸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他是炼丹的大家,原指望凭着一身奇术,可以得到这位大将军的信重,借着大将军的威势,他可以在这陇右这荒僻之地开坛符箓,立鼎炼丹,弘扬道法,光大道门。可这个大将军着实有些古怪,他不远千里礼聘自己前来一不为炼丹求长生,而不为炼金以求财,却是要自己去搞什么化学。在云逸看来,这所谓的化学相对于他精深博大以求长生为目的的炼丹学而言,都不过是些枝末小道而已。特别是他刚才说到的什么火药,方子都有了,随便找个工匠都能办到,更本用不着他这个当世炼丹大师来干这个,这简直是用牛刀宰鸡,大材小用了。李辰看到云逸脸上失望之色一闪而过,心中顿时明白。他好不容易请来一个可以算得上当代水平最高的化学家之一,当然就不能将他就这么放走了。李辰虽然不懂化学,但是他会忽悠。李辰笑对云逸道,“我知此事对真人不过雕虫小技耳。然化学一道,幻化无穷。适才真人言及硫磺,若用硫磺与它物合炼,可得硫酸。此物极毒,状若凝液,无色有味,当者衣肉皆烂,可融金铁。若化之以硝,则可得硝酸,再加甘油,便是**。**加以固化,唤作梯恩梯。嘿嘿嘿,那可是世间无敌的神物啊!真人可有意为我制此物否?”云逸从未听说过这种东西,也不明白这世间无敌的神物是什么意思。他只是本能地从炼丹家的角度思考李辰话语的技术可行度。他似乎记得好像有一次他将红丹和绿矾还是什么别的一种东西化炼,的确产生过一种奇怪的物质,将他的鼎炉都烧坏了。这样看来这大将军所说的什么硫酸、硝酸还有那替什么,似乎倒是都可以炼出来。李辰见云逸低头沉思不语,忙趁热打铁道,“此物若能制成,必是惊天动地,鬼泣神愁之举,真人之名必永载史册。真人凭此,足可开宗立派,为一代宗师!便是葛、寇二位天师也难望项背,道门千年以承第一人非真人莫属。”云逸听得一时心驰神往。长生不易,金丹固然难得,但是开宗立派,名垂青史可能更让修道者动心。天师道南宗的陶弘景,潜心茅山修行数十年,终成一代宗师,开创茅山宗。这就是相距不远的例子啊。云逸觉得自己这一趟没有白来。李辰见了,继续忽悠道,“《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乃是万物之至理。真人所修的,便是穷究这世间万物之至理。我看真人这新门派,不如就叫科学宗好了。科学便是世间万物之至理之学。”“科学宗,科学宗……”云逸有些迷茫地念叨这这个有些古怪的名字。突然,他精神一振,长身向李辰行礼道,“敢问大将军,贫道的道场设在何处?”李辰道,“我已经在太平堡修了一所大宅子,便为真人清修炼丹之所……”“什么?已经建好了?哎呀这炼丹之所颇多讲究,若布置不当对成效大有影响啊!”说着,云逸起身对李辰一礼,“贫道这就告退了。我须得速去查看一番。”云逸说完,转身望外就走。李辰不及还礼,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往外疾走。李辰楞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忙高声喊道,“真人留步,我们还没有商议你的薪俸是如何的!”“悉随尊意。”云逸头也不回出门去了。李辰,“……”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后世文科生和当世理科生历史性的会面,将会在历史上留下怎样浓重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