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邙山之巅 六 (第2/3页)
雨而下的箭矢砍栅不止。
一名西魏军士卒用尽全身气力,终于将一根已烧得半焦的木栅砍断,然而透过四碎的木屑,他却惊然发现这木栅竟有两层,而两层木栅中间却是厚厚的夯土。
“这些天杀的东虏,这般奸猾…”
这名西魏军士卒忍不住举起酸胀的手臂高声骂道。然而突然一枝箭从上方射来,贴着脖颈射入他的肩窝。这里恰巧是他装甲防护薄弱的地方,那支箭直接贯穿到他的胸腔。只见一股鲜血如喷泉般飙出,那名西魏军士卒捂着伤口仆倒在地。
由于进攻木栅一时受阻,西魏军便将攻击集中在回洛城南寨门上。一般来说,城门本身有固有的防守的缺陷,是进攻的重点。当然防守一方也会在这里进行重点防御。
回洛城的南门不仅相对凹进,左右各有一座高大的望楼,而且大门的顶部还建有类似敌楼的结构。防守方可以利用这个结构对城门进行正面的防御。
此刻在西魏军猛烈的攻击下,木质的南门和两个望楼都已经燃起了大火。熊熊的火焰裹挟着浓烟冲天而起,内中不断有木头烧断所发出的劈啪声传来。满地都是烧得黑灰的木屑。燃烧所产生的热浪在很远的地方都能感觉到,略一靠近,便觉得面上皮肤刺痛。
大火一时让敌我双方都退避不及。但侯莫陈崇久历战阵,却是不肯放过这个机会。他当即大声下令道,
“传令军前,有冒火破门者,可连升三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立时便有十几个西魏军勇士脱了铠甲,浑身用水浇透,挥斧直扑城门。
勇士们冲到烈火熊熊的城门下,冒火用斧猛砍大门。经过一番苦干,终于将回洛城的南门砍倒。只见两扇冒着烟火的门扇晃悠悠向内倒下,砰地一声砸在地上,火星四溅。
赵贵、侯莫陈崇见状心中大喜,立即下令等候已久的骑兵直冲城门。只见旗号飞扬,大队西魏军骑兵猛然冲阵而出,像一道洪流一般越过堑壕,向回洛城冲去。
此时,砍倒大门的十几个西魏军勇士已被大火灼烧的发焦面赤,但他们仍奋勇冲进城内。但他们刚冲过烟火漫卷的大门,却不防一阵密集的箭雨迎面射来。勇士们都没有披甲,猝不及防之下,纷纷中箭倒地,已伤亡殆尽。
随即西魏军骑兵已经冲到被打破的回洛城南门前,由于大火和浓烟翻腾,一时难以看清城内的形势。骑兵们高速飞驰而来,也根本没有丝毫犹豫的余地。当下只是策马穿过烟火滚滚的大门,直向城内冲去。
当先的骑兵冲过城门,却惊见刚才破门的勇士们已横尸遍地。只听一名已气息奄奄的勇士拼尽最后的力气向骑兵们喊道,
“小心…”
然而骑兵们全速冲来,此刻根本停不下来。最先的几名骑兵赫然发现眼前竟然又出现了一道堑壕,急忙死命地挽住战马的缰绳,但是高速奔驰的马匹哪里是说停就停的。在一片惊呼和战马的悲鸣声中,当前十余骑接二连三地摔下了堑壕。
堑壕的底部布满了锋利的铁蒺藜和削尖的竹签,落入堑壕的西魏军骑兵连人带马都被扎得腹破肠断,鲜血横流。侥幸未死的骑兵们想要拼命爬出堑壕,却被当头一阵弓箭射来,又一头栽倒在堑壕中。
原来东魏军在城门后面又挖了一条堑壕,堑壕后面还有第二道栅栏,构建起了多重的防御体系。城内的堑壕向两边延伸到几乎整个营地两端,上面只留了几条狭窄的通道。通道有意避开了堑壕后面第二重栅栏的大门,如果要进入营内,只能左右绕路,而整个路程都在防守者的弓箭射击范围内。这回洛城在城外看平平无奇,实则内部经过精心的改造,布局大有玄机,非常利于防守。
此刻,东魏军已经果断地放弃了第一道栅栏,全都退到第二道栅栏,正隔着堑壕,对准已经洞开的城门疯狂放箭。
冲进城的西魏军骑兵顿时陷入前后两难的境地。当面是深深的堑壕,还有如暴雨一般劈头盖脸射来的弓箭,难以前进。而后面的西魏军骑兵不知情由,还在不断地涌进城来。当前的几个骑兵略一犹豫,被身后接踵而来的骑兵一挤,结果不由自主地又掉进了堑壕,任凭他们喊破了喉咙也没用。
后续而来的骑兵见势不妙,既不能向前,更不能驻马,只得拨转马头向左右驰去。却不道两边只各有一条窄窄的通路,只供两马并行。西魏军骑兵在此避无可避,一侧完全暴露在东魏军第二道栅栏面前。栅栏上的东魏军乱箭齐发,将西魏军骑兵像靶子一样一个一个射下马来。
回洛城的南门内此刻变得如同修罗场一般,精锐的西魏军骑兵冲进城来,却被狭窄的地势死死限制住,毫无还手之力,根本无法发挥出自己的作战能力,反而如同飞蛾扑火一般被一个接一个射倒。整个大门后面的区域在很短的时间就已经横尸遍地,血流成河。
后面的西魏军骑兵督将见势不妙,只得指挥部下拨转马头退出城来。
再说起先赵贵、侯莫陈崇先头见骑兵们冲入城内,都不觉松了一口气,觉得这城应该拿下来了。却不道眼看正在蜂拥进城的骑兵队伍竟突然停顿了下来,拥堵在城门处无法前进,如同正在汹涌奔腾的急流被一道闸门当头拦住。
赵贵、侯莫陈崇顿时觉得不妙,果然没过多久,竟然见到骑兵们开始后退,如同退潮的海浪一般纷纷回流,而已经进城的大队骑兵却不见出来。此时,早有前方骑兵将领将城内的形势飞马报了过来,二人不禁一时神色严峻。
战前西魏军将领们都觉得回洛城是整个东魏军河桥防御体系上的一个弱点,因此才会决定先拿它开刀,却不想回洛城布防巧妙,如此难啃。赵贵、侯莫陈崇二军费尽气力打下外墙,却不道内中还有更加严密的防御手段,让自己白白损失了不少珍贵的骑兵。
赵贵、侯莫陈崇此时心中都同时闪过这样一个念头,难道东魏军故意
露出这个破绽,就是为了引西魏军上钩,好用回洛城这个坚固的堡垒来大量消耗西魏军的有生力量?
当前意外的形势,让赵贵、侯莫陈崇二人都觉得今天这仗有些棘手了。这时,宇文泰在中军见左军进展不利,遣人前来动问情由,这让他们多少都觉得有些尴尬。
侯莫陈崇生性骁勇,压力之下,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只听他对宇文泰来使大声道,
“请上复大丞相,就说某今日誓破回洛城,还请大丞相毋庸忧虑!”
说罢,他拔刀在手,面露狰狞道,
“本同是扬鹰驰马的六镇豪杰,却学起了兔窟鼠掘的门道。既是如此,那今日某便与这些东虏见个高下!”
侯莫陈崇转头对赵贵道,
“符贵(赵贵字符贵),你且替我守住本阵,某自去前方厮杀。今日不破回洛,誓不收兵!”
赵贵此刻正扶髯仔细观察着整个回洛城的地势,听闻侯莫陈崇要亲自冲阵,忙道,
“尚乐(侯莫陈崇字尚乐)且少住…”
赵贵扬起手中马鞭,直指回洛城后方道,
“你且看那里。”
侯莫陈崇顺着赵贵马鞭所指望去,却见回洛城后沿河有一道长堤,上窄下宽,长约百丈,如同两条向左右平伸的臂膀一般护卫着河桥。西段长堤的脚下,就是回洛城的营寨。
由于大河在这一段水流平缓,泥沙不断沉积,所以河道经常向两侧扩展。为了保护河桥,人们才在这里修筑了河堤。这道河堤也是北魏兴衰历史的见证。
武泰元年(公元528年)秀容羯胡尔朱荣趁天下大乱之际,进兵洛阳。他在实际控制朝政大权之后,将胡太后与少帝沉河,并在此处河堤上杀北魏王公卿士朝臣两千余人。鲜卑入主中原历经百年苦心汉化后的精华人物和北方出仕的汉族精英遭逢此劫,为之一空,这就是著名的河阴之变。
此时长堤上也有东魏军驻守,但显然人数不多。
赵贵指着长堤道,
“此处地势高岸,可俯瞰回洛城。若先取此处,凭高视下,则回洛城破之易也!”
侯莫陈崇思忖片刻对赵贵道,
“你我可分兵二路,我领军自前方杀入。你可率部先取长堤,然后自后攻击。前后夹击,此城必破!”
二人议定,各自领军分头行事。
话说侯莫陈崇率军冲到回洛城前,命左右下马,准备步战。侯莫陈崇身边部将亲卫数百人,皆是随他转战南北的鲜卑勇士。人人全身都披重甲,面上更附了铁面,只露双眼。众人闻命轰然应诺,铁面下回声嗡然,然后齐齐翻身下马,顿时铁甲叶片的铿锵声响做一片。
侯莫陈崇举目向城门内看时,只见里面目视所及,到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