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理中汤 066 见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66 见遇 (第2/3页)

若离穿衣下床,银月递过来一件芙蓉色革丝短褂,里面添着薄薄的棉花,另一条霜花挑线裙子,一双桃粉秀山茶的绣花鞋过来:“韩妈妈一早送来的,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姑娘试试!”

    顾若离微微皱眉,还不等她说话,银月已经开口解释了:“姑娘的衣裳有些薄了,今天天气冷,我们自作主张给您张罗了,都是昨晚赶出来的,您千万别介意。”

    “不会,只是有些过意不去,给大家添麻烦了。”顾若离没什么可说的,安排的这样周全,无论是衣服还是鞋子都很合适。

    银月服侍她梳洗,上了早膳,新来的四个小丫头进来磕头,顾若离拿荷包出来给六个人打赏了。

    几个丫头拿赏钱心里微讶,吴先生说霍姑娘是西北将士的遗孀,祖籍辽东,这一次回来顺道将她带回京城……她们还以为西北那边的姑娘,都是粗糙不大懂礼,没想到这位霍姑娘却有礼有节说话处事都很得当。

    也不知是谁家的姑娘,爷居然领到家中来了。

    她们心里好奇,可半句不敢打听,只能凭着赵勋的态度来判断怎么服侍,周到到什么程度。

    如今看来,她们没有做错。

    住在内院,还在正院旁边,早上他走的时候还特意问了一句,可见很是重视的。

    “谢谢姑娘。”银月和青月行礼道谢,顾若离笑笑没有说话。

    韩妈妈笑着进来:“姑娘,先生问你要不要出去走走,他安排了车马,可以带着你在城里四处看看玩玩。”

    “替我多谢他。”顾若离笑着道,“我就不出去了,在这里歇歇挺好的。有劳您特意跑一趟!”

    韩妈妈一愣,听吴孝之的口吻,这位霍姑娘是头一回来京城吧,寻常小姑娘出门不都是兴奋的不得了,这里走走那里看看,闲了再买些首饰小吃的……

    怎么她不但不好奇,反而还有些兴味索然的样子。

    还真是不像十来岁的孩子啊!

    “那成。”韩妈妈笑道,“那奴婢去和先生回个话。”话落,正要走,却听到院子里有人说话的声音,她脸色一变对银月打了个眼色,人已经大步走了出去。

    院子里响起了夸张的行礼声和对话声。

    “姑娘去暖阁里坐会儿吧。”银月也变了脸色,如临大敌似的,顾若离虽不懂他们的意思,可却能感受到来人一定不是好相与的。

    她颔首,起身去了暖阁,刚坐下,门帘子一掀,一张白胖的面容,细小眼睛,吊着眉梢的五十几岁妇人出现在门口,虽满脸含笑可目光却如针一般,落在她的脸上。

    “高嬷嬷。”韩妈妈跟在进来,想要去拉,手却慢了没赶上,被称为高嬷嬷的妇人已经跨了进来,银月和青月忙蹲身行礼,喊道,“高嬷嬷。”

    高嬷嬷目光依旧落在顾若离脸上,神态敷衍的应了一声,道:“这位是……”

    “这是七爷的客人,姓霍!”韩妈妈尴尬的看着顾若离,面露歉意,“霍姑娘,这位是高嬷嬷,我们七爷自小是她奶养大的。”

    原来是赵勋的乳母,难怪这样颐指气使,顾若离起身微微福了福:“嬷嬷好。”

    “年纪这么小。”高嬷嬷打量着顾若离,“你哪里人,为何随着我们七爷到京城来,你家里人呢,如何放心让你一个女孩子在外头抛头露面。”

    顾若离眉头紧蹙,顿时没有了应付的心思,坐了下来,不打算再开口。

    “嬷嬷。”韩妈妈心头暗暗吃惊,没想到这位小姑娘脾气还挺倔的,便立刻打圆场,“霍姑娘是七爷的客人,在这里暂住几天,您若是想知道,不如亲自去问七爷吧,您是七爷的乳母,他定然什么都告诉你。”

    要是什么都告诉她,她也不会趁着赵勋不在过来打探了,高嬷嬷看也不看韩妈妈,盯着顾若离:“我们七爷还没有成亲,你一个姑娘家住在这里不合适,免得坏了我们爷的名声,早些搬出去的好!”

    顾若离端茶喝着,不再接话。

    “没教养。”高嬷嬷拂袖,转身盯着韩妈妈,“我这就回去告诉王妃,你给我盯好了。七爷年纪小不懂事,你不要由着她带些不三不四的人回来,免得传出去,辱了七爷的名。”

    “是!”韩妈妈急着把这个麻烦送走,点头哈腰的应着是,“我送你。”

    高嬷嬷没有急着走,去了赵勋的院子,房间各处转了一遍,才义愤填膺的出了门,韩妈妈心头发气,却不敢真的顶撞,只得应付着。

    赵勋回来时已是半夜,韩妈妈听到动静忙迎了过去:“爷,您回来了。”随即闻到淡淡的酒气。

    “嗯。”赵勋大步进来,韩妈妈跟着他低声将今天府中的事和他回了一遍,“……霍姑娘那边,许是受了委屈,您看……”要不要亲自去慰问一下。

    赵勋脚步微微一顿,沉声道:“若那边再有人来,不必客气。”

    这是为霍姑娘出气,还是?韩妈妈应是,想到什么又追了几步:“爷!”她支支吾吾的看着赵勋。

    赵勋凝眉,她想了想低声道:“应天那边又来了信,您看是留着还是烧了?”

    “烧了!”赵勋眸光骤然冷凝下来,拂袖而去,“以后此事不必再问我。”

    韩妈妈心头颤了颤,不迭点头应是。

    顾若离便没有睡着,听到院子里的动静忙坐了起来,银月随即进来,笑问道:“姑娘可是要喝水?”

    “赵公子回来了?”顾若离披上衣服,“能带我去找他吗。”

    青月有些犹豫,想了想还是点头道:“奴婢先去通禀一声,若是爷点头了,奴婢再陪您过去,可好。”

    顾若离颔首,目送青月离开。

    过了一刻,青月回来,笑着道:“爷请您去正院。”

    顾若离立刻穿了衣服,随意绑了一下头发往外走,青月立刻拉住了她,笑道:“奴婢给姑娘挽个发髻,再戴朵珠花吧,这样太随意。”去见赵勋,怎么能这么随便。

    “不用。”她只是去见赵勋而已,没有必要特意打扮一下吧,“我们走吧。”

    青月和银月对视一眼,青月欲言又止,银月摆了摆手提着灯笼跟上。

    顾若离去了正院,院子里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种,但是收拾的很干净,暖阁里的灯亮着,窗户上倒映着一道高大的身影,似乎立着,一动不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爷。”韩妈妈见她们到了就喊了一声,放里头赵勋几不可闻的应了一声。

    顾若离进了门,赵勋穿着一件墨色的家常直裰,负手立在摆放着许多器皿的多宝阁前看着什么,听到他的脚步声才转身过来,指了指炕头:“坐!”

    她一眼就看出他面色微醺,透着淡淡的酒气。

    喝酒了?她还是第一次看到他喝酒。

    韩妈妈上了茶,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顾若离坐了下来,朝着他微微一笑,问道:“你何时带我去给你的亲戚看病?”

    赵勋眉梢微挑,沉默了一刻,道:“三日之内。”

    似乎心情不太好的样子,顾若离点了点头:“有个确切的时间就成,不然我心里没有底。”话落,她又问道,“今天是中秋,外面是不是很热闹。”

    “嗯。”赵勋在对面坐了下来端了茶,神色淡淡的,“是很热闹。”

    顾若离越发确信他情绪不高,若是以前她自然不会问,可是这几个月相处,她对他已经没有那份抵触和反感,便道:“你……怎么了?”

    赵勋没回她,却是突然问道:“庆阳的中秋都有哪些习俗?”

    “和京城一样啊。”顾若离含笑道,“一早上家里会做月饼,千层的里头刷着糖,很香甜,晚上便是祭月,城隍庙也有庙会,许多踩着高跷戴着各式各样的面具,还有唱着戏唱着歌的,很热闹。”

    赵勋没有说话,她甚至怀疑他根本没有在听她说了什么。

    “你早点歇着吧。”顾若离起身,“中秋节快乐!”话落,起身往外走。

    赵勋忽然在他身后道:“要是不快乐呢。”

    “啊?”顾若离回身看他,可方才他的说话声,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她眉梢微挑,笑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重在于心态,而心态是可以自我调适的。”

    赵勋微怔,抬头看着她,小姑娘比以前少了戒备,大大的眼睛里是毫不掩饰的担忧和关心。

    没有来由的,他心头一跳,微醺的酒意似乎更醉了几分。

    “京城的城隍庙也有庙会。”赵勋放了茶盅,似乎想要起身,可方一起来人便打了个趔趄,顾若离一惊伸手过去,“你小心!”

    她扶着他的手臂时,他一惊稳稳的立着,目光清醒的看着她。

    不知道是真的醉的,还是只是心情不好,顾若离慢慢松了手,笑道:“你早点休息,明天就没事了。”

    还是个孩子,赵勋眯了眯眼睛,问道:“你多大了?”

    这是第三次,顾若离回道:“快十二了。”

    还是个孩子,赵勋忽然抬头揉了揉她的发顶,颔首道:“庙会会办十日,我明日陪你去。”

    “你也去?”顾若离惊讶的看着他,赵勋可不想喜欢凑热闹的人。

    赵勋露出奇怪的表情来,看着她:“怎么,我不能去?”

    “不是。”顾若离摆手,笑着解释道,“只是觉得你应该不大喜欢热闹而已。”

    赵勋挑眉,若有所思的样子,拧着眉点了点头:“也是,我确实是不大喜欢热闹。”

    顾若离这一次真的确定他是有醉意的,也不知是和谁喝的酒,反而喝的这样的落寞,不过醉酒的赵勋却多了几分随和,不是刻意流露的随和,而是自然而然的,让旁人少了一份拘谨。

    “那就不去了,赶了几个月的路,我们都需要休息。”顾若离看了看时间,“我回去了。”

    赵勋颔首:“明晚入夜,我会回来接你。”摆了摆手,“去吧。”

    还真去逛庙会啊,顾若离无奈,叹了口气出了门,在门口和韩妈妈交代道:“有些酒醉了,熬些醒酒汤,不然用蜂蜜化些温水也是好的。”

    “爷从来不喝这些。”韩妈妈叹了口气,悄悄撩了帘子朝里头窥了一眼,“姑娘先去歇着,爷这里有奴婢守着。”

    顾若离颔首,回头看了眼窗户,赵勋的身影就如同她方才进去前一眼,影子静静倒映在窗户上。

    韩妈妈在门口犹豫了一刻,还是吩咐厨房去煮了醒酒汤,又怕赵勋不喝,单独又化了一碗蜂蜜端了进去。

    “爷,您喝点醒酒汤,明儿起来也不会头疼的难受。”韩妈妈小心翼翼的进来,赵勋依旧立在多宝格前面,听到声音回头看他,沉声道,“放在那里吧。”

    韩妈妈应是,将两只碗都摆在了炕桌上,赵勋稳步过来伸手便端了蜂蜜水喝了。

    “这是……”韩妈妈正想解释这是蜂蜜水,有些甜,赵勋已经喝完摆了碗在桌上,转身,大步出了暖阁。

    韩妈妈看着空了那只碗,有些愕然。

    第二日傍晚霍繁篓来找顾若离,好奇的问道:“你要和赵远山去逛庙会,为了什么事?”顾若离可不是凑热闹的人。

    “不知道,赵公子说要去看看,邀了我一起。”顾若离叹了口气,自从进京后她心里就毛毛躁躁的,静不下来,“我闲着也是闲着,出去走走挺好的。”

    “成。”霍繁篓打量着她,“我跟你一起,我也想出去走走。”

    顾若离觉得他奇怪:“既然要去自然是一起了。”

    霍繁篓似笑非笑。

    “姑娘,爷回来了。”青月笑着进来回道,“说让姑娘去外院。”

    顾若离颔首,拿了披风在手中,穿了一件芙蓉色的棉纱小袄,和霍繁篓两人有说有笑的往外走,等到了外院赵勋已经坐在马上,见着他们过来面无表情的道:“我还有事,让陈达陪你们去逛。”话落,一夹马腹,直接从侧门走了。

    留下一脸莫名其妙的顾若离,她看向陈达:“赵公子他……有事?”明明说好的。

    “爷确实是有事。”陈达咳嗽了一声,语调无辜,“我陪你们去吧,马车已经备好了。”

    霍繁篓很不客气的上了车,靠在车壁上笑的见牙不见眼。

    顾若离瞪了他一眼,由他拉着上了车,张丙中也赶了过来,四个人往城隍庙而去。

    马车远远的停在一个巷子里,几个人步行进去,不过一会儿张丙中就失了人影,顾若离要找,霍繁篓道:“他又不是小孩子,等会儿自己会回去的,咱们去那边看看。”

    两个人一路逛着,霍繁篓买了一堆的小玩意,并着陈达手里都提满了,他笑着道:“那边有卖月饼的,据说馅料很特别,霍姑娘可要去尝尝。”

    “我陪你们去好了。”顾若离有些累,强撑着,陈达见她这样就道,“我去买,你们在这里等我一下。”便挤了过去。

    顾若离找了个人少的地方站着,霍繁篓目不暇接的看着四周,用胳膊肘怼了怼她:“顾三,你看那边!”

    “怎么了。”顾若离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就看到迎面走来一个小姑娘,梳着双丫髻带着珠花缀着璎珞,十一二岁的样子,穿着大红的妆花缎短褂,下身是条鹅黄的镶澜边的挑线裙子,身材纤瘦,走路时弱柳佛风般,“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