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青青子衿 (第3/3页)
兵力,散于云南散布叛军各处,短短十日之内,大军暗中巧妙攻入,夺取叛军所占各地,辗转由南至北,清扫叛军余力,势如破竹,如秋风横扫。
云南各地百姓各族夷人,纷纷响应楚王殿下,应和暴露各叛军藏身之地,并配合捉拿,叛军被擒,楚王率人留下防守,云南被毁之地百废待兴。
南方的战火之中,楚王万民拥戴。
被擒拿的叛军,有的是为生计所迫,误入军中的贫民,有的是鸡鸣狗盗的歹徒,有的是作恶多端的江湖歹人,有的是占山为王的土匪强盗……
楚王下令,放良民,惩暴民,除暴安良,军令如山!所被擒获之人,一律按大成律法所定。
大成延熙四年九月初一,云南节度使兵力北上,与楚王所率领的三军汇合。消息一经传出,云南之地百姓振奋,叛军犹如困兽,越发肆掠。
大成延熙四年九月初五,宁无忧已斩下叛军总帅头颅,夜色烽火之中,狼烟在细雨冷风之中滚滚而上,整片丛林弥漫在血腥战火之中。马蹄铁骑踏平葱葱郁郁山林草木。楚王大军埋伏于丛林之中三天三夜。
将士们忍饥挨饿,承受风吹雨打,忍受原始丛林之中虫兽的威胁,匍匐于潮湿阴冷的地面,趁着夜色,埋兵布阵,布置陷阱。
宁无忧与将士一同隐没在山林之中,等候着敌人进攻,落入早已布置好的罗网之中。
大成延熙四年九月初六,被楚王三军与云南节度使等兵力攻围的叛军,欲意丢弃根据地转战退居,趁夜色行军逃离,却误入楚王早已布置好的兵阵之中。
大成延熙四年九月初八,楚王率兵亲自守阵,一天一夜之后,叛军兵力,八千被斩,两千投降,余者老弱病残,不敢应战。
这场战争,本不应如此惨烈,区区一万兵力的叛军,对于大成来说犹如蝼蚁,偏偏楚王只率领六千兵力南下,以少胜多,虽说军功赫赫,在大成历史之上留下光辉一笔,可终究战况惨烈,六千兵力南下,不适应云南齐侯地形,虽说将士英勇杀敌,可多少热血男儿,终于死在这云南的边陲之地,热血洒在了异乡,致死都来不及看一眼家的方向。
那日,倾盆大雨,雨帘重重阵阵,涤荡整座大山深林,将将士的鲜血冲入潮湿阴暗的泥土之中。
宁无忧一身战甲,手中一柄秋水青峰,矗立于战野之中。雨水冲刷,将他身上的殷红血色冲洗干净,将他的头发衣服冲得紧贴,将他一身银色的铠甲冲得锃亮锋利。他的双眼透过大雨,扫视着尸骸遍野,静看着血流成河,面无表情。
风吹过,大雨之中,有顽强的花草,生长在参天古木之下,在血色的浸透晕染之中,妖娆蓬勃,与死寂的战场形成强烈的对比。
他走过去,慢慢俯身,将一具年轻将士的尸体放好,发现他身下压着一丛被血染红的花草,雨水慢慢冲刷,红色的花慢慢露出本来的颜色,白如雪,素如月,皎皎葳蕤,清贵风华。
他用手将被压倒的花扶起来,呼吸着血腥的空气,又站起身,在滂沱大雨之中,看向北方……
梓衿,梓衿,可知我心?
这朵战野被血染红的花,依旧葳蕤。就算寒冬冷雨,也无法浇灭它的生机。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这贫瘠荒凉的丛林之中开放,开得漫山遍野都是。年年岁岁,从未凋零。
而人的生命,却比这开在卑微尘土之中的花还要脆弱。因为人死,便不能再复生。
所以,他会好好地活着,用这一次生命,好好地与她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