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九十五·该我了,该我了 (第2/3页)
举大省的乡试,举人录取率远低于考进士。比如浙江、福建、江西、淮南、四川、山东,那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这些省份的举人,跑来京城参加会试,其实更多是看临场发挥。因为他们的水平都很高!
而陕西的举人更好考得多,但学问稍差的,怎么考进士都考不中。
幸亏属于分榜录取,否则他们更没机会。
另一个时空的大明,分为南、北、中三榜进士。
现在的大明,却是有东西南北中五个榜。
西榜为各都护府辖地,以及安西省的考生。
东榜为各总督府辖地,以及朝鲜省的考生。
东西两榜的进士名额最少,甚至鼓励异族考生参加。因为即便是理科,也要考四书六经,也要接受儒家圣贤教化。
如此做法,是在照顾老少边穷地区。其核心意义在于,维持官员籍贯的地区平衡。
你想搞科举移民也可以,更换户籍十五年以上,不管你平时住在哪里,你必然被大家视为那个省的人!
……
谢衍带着大哥,去内宅那边的园林玩耍,顺便也是陪怀孕的公主散步。
此处园林,让谢宏大开眼界,对弟弟的日子心生向往。
不过他很快自我批评,咱是要治国平天下的人,怎能羡慕无法参政议政的驸马呢?
行走二十分钟,朱棠溪说道:“我有些乏了,请恕不能久陪。”
谢宏说道:“弟妹是该好生休息。”
谢衍要亲自搀扶她回去,但被公主拒绝,让其留在此处陪客人。
公主很快远去。
谢宏赞叹道:“弟妹为人极好,一点也没有皇室贵胄的架子。如此贤妻,六郎可要珍惜。”
谢衍笑道:“我哪敢不珍惜?”
“倒也是。”谢宏哈哈一笑。
从小陪谢衍一起长大的王昇,这次也跟随谢宏进京,此刻就在他们身后。
谢衍问道:“你不打算再考了?”
“不考了。”王昇摇头。
大明没有贱籍,书童自然可以科举。
但大部分的书童,连秀才都考不上。而且第一次落榜,往往就会选择放弃,否则必然引来雇主的不高兴。
只有书童里真正的奇才,一考中秀才,二考中举人,才会获得雇主的鼎力支持。因为这样的人值得投资!
谢衍说道:“那你先在前宅住下,跟着王兴、谢长寿他们熟悉熟悉家里。平时出门做我长随,等明年再去水泥厂。”
“我听六郎的。”王昇连忙说。
谢衍继续说道:“你初到水泥厂,肯定不能管事。一边跟着打杂,一边多学东西,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都要了解。等你现在的雇佣期满,就改为跟水泥厂签雇佣合同。”
“遵命!”王昇大喜。
这是要把他往水泥厂管理层培养,今后也不再是谁家奴仆,而是水泥厂的高层管理者。
王昇愿意一辈子在水泥厂做事,娶妻生子,建立家庭,在这京城繁华之地落户扎根。
这个书最近更新在##!!更新!
现在的水泥厂厂长是追随谢以勤多年的忠仆。
说实话,管理水平也就那样。
反倒是留在那里的四叔、五叔,帮忙出了不少主意,帮忙制定厂里的规章制度。
但四叔和五叔,在下雪之前就要离京。他们已熟悉了水泥厂流程,即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