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打压之始 (第2/3页)
的害处。却丝毫不提这两年国库税收增长了数倍,难道他们眼睛都瞎了吗?”
看着气的想杀人的李世民,李愔也深表理解,毕竟身为一代帝王,却看到如此多的官员受另外一股势力的控制,刻意夸大工商业的缺点。却又对工商业的优点闭口不提,这才是让李世民最无法接受的。
而看到怒火滔天的李世民,下面坐着的群臣对视一眼,一个个很明智的低下了头,对于五姓七望打压工商业的事,他们也都是知情人,而且有不少人都是站在工商业这边的,不过现在有李愔这个领头羊在,根本用不着他们出头。
就在李愔刚想劝李世民息怒,反正后面的应对之法他早就告诉李世民了,只要他正式下旨,一切按计划行事就行了。╔ ╗不过就在这时,下面的朝臣中忽然走出一人,高声说道:“启禀殿下,这些人虽然是被人组织起来向朝廷施压,但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农业乃立国之本,若是农业受到影响,恐怕国本也会随之动摇!”
敢在这种时候说这样的话,整个大唐除了魏征之外,估计再也没有 第 251 章 团向来没有瓜葛,所以事先并不知情。因此当他第一次听到这四条解决农业问题的办法后,心中是大为佩服,毕竟他对事不对人,只要解决了粮食问题,对于能增加税收的工商业,他还是持相对开明的态度。
朝堂上大部分都是和李愔利益相关,再加上李世民心中对五姓七望的作法恼火非常,因此李愔提出的四条建议立刻得到通过,虽然有些五姓七望等大世家出身的官员阻挠,但他们微小的反对声很快就被周围的赞同之声淹没。╔ ╗
当然了,李愔提出来的只是个粗略的建议,详细的实施细则,就要由房玄龄这些大臣去完善了,这点李愔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所以很明智的闭上了嘴,站在一边老老实实的当个听众。
只见以房玄龄为首的一帮文臣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逐个分析四条建议在施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再聚合众人的智慧,想出解决之道。也不知用了多长时间,四个详细的施行方案就在李愔眼前诞生了,不过这四个方案却还是需要李愔的配合,确切的说,应该是李愔新开办的大唐日报的配合。
一切商议妥当后,李世民就让文武百官退下,不过却将李愔留了下来,主要是想问问关于报纸的事。当初李愔向他李世民讲过对五姓七望的两个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