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错过百度 (第2/3页)
意思,相反倒是对绿竹系这大半年来的成绩表示了肯定,最后才拿陆熹的成功,来激励更多人在新科技浪潮之下加入创业的行列。
见陆熹看完报纸抬起头,李志杰笑道:“在电脑报之后。一些网络门户也有转载且发表相关的评论。”
陆熹道:“这次报道对绿竹系是有利的,只要没提我名字,随便他们怎么写。”
除去说他炫富之外,都是正面报道绿竹公司,陆熹也没什么不满意的,电脑报此时虽然不算是权威期刊,但每期的销量也在五六十万份,绿竹没花一分钱,随便他们宣传,反正都对绿竹有利。
陆熹对此事浑不在意,把李志杰打发回去工作,又给肖静打去电话,询问她的计划书是否做好。
蔡智恒明日就会从台南赶过来,陆熹有意两人的投资一起解决掉之后,就去新大报道,学校已经开学近半月时间,老妈嘴上说不管他在校期间如何,但在她回国之后,还是打了几次电话叫他去报道。
肖静在八月底就已经回国,正在对国内人才交流市场做具体的调研,计划书还没完成,陆熹就叫她先成立公司,把投资谈好之后随便她去折腾。
人才网做好了前途无量,不过肖静能做到什么程度,陆熹也不知道。
肖静在电话里抱怨他不关心她的项目,陆熹笑着跟她闲扯了一会儿,见她提起IDG的吴晓鸥,陆熹忽然想起从西雅图飞新加坡登机之前吴晓鸥打来的电话,忙说道:“我还有事,明天你来绿竹我们再详谈。”
不等肖静说话,陆熹便挂断电话,翻出吴晓鸥的号码打了过去。
距离上次联系陆熹,已经过去一周多时间,见他这会儿才打回来问这事,吴晓鸥就在电话里苦笑道:“我们都晚了,infoseek那个核心工程师和他的合作伙伴,已经在美国找到了启动资金,我们想进入只能等下轮了。”
听清吴晓鸥说的是哪家公司,陆熹顿时懊恼的拍了拍额头,infoseek这家老牌的搜索引擎公司,华人核心工程师除去创造了第一代infoseek搜索引擎的台湾华人威廉张,就只剩下创造了第二代搜索引擎李宏彦了,而在迪士尼互联网集团入股infoseek之后,选择回国创业的也只能是李宏彦。
陆熹懊恼了一会儿,问道:“他们什么时候回国?”
吴晓鸥笑道:“我又不是他们的保姆,这个我可不知道,我们再等机会吧。”
陆熹又问道:“他们拿到多少投资?”
吴晓鸥回道:“一百二十万美元,半岛基金和诚信合作者各出一半。每家获得12.5%的股份,听说这个李宏彦在搜索引擎界很厉害,据说能排进前三,这应该是他们能很快获得投资的原因吧。”
陆熹何尝不知李宏彦的能力。微微一叹道:“以后有好的项目,再联系我吧,他们再融资也记得通知我。”
见陆熹第一次对他看好的项目感兴趣,吴晓鸥呵呵笑道:“你那边有好项目也记得通知我一下,可别一人吃独食。”
既然已经错过了百度的天使轮。陆熹便不再去想,只能等着A轮再进入,道:“现在我隔壁的创投,就围了一群人创业者,待会儿我看看有没有什么好项目吧。”
两人没时间闲扯什么,绿竹创投围了一群需要投资的创业者,IDG也一样。
放下电话,陆熹走出会议室,跟孙明玮说道:“我去隔壁,有事打我电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