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临海郡 (第2/3页)
这种情节。”
“这么多内容到底哪些有用啊。”
宁馨趴在案几,像是被风雨摧残后的花骨朵。
浑身都没有了干劲,双眼无神。
为什么不能好好的写当地的风土人情,又不是神话小说。
有点作为地理志的觉悟和节操好吗,看的真是头都要大了!
宁馨这几日从茫茫书海淘书已经很痛苦了,当然最痛苦的是发现淘出来的书都不能用。照着志怪小说的路子一路狂奔。
“这条路看样是行不通了,等以后长大了自己有机会出去逛一定要写本写实的地理志。没有地图没有度娘连当地风俗情况都不知道,太封闭了!”
宁馨怨念的嘀咕道。
她这几日在书房都是在找有临海郡的消息。
宁远的调令下来了,他要去临海郡做太守。
临海郡这个地方听起来还蛮不错的,临海嘛,好像很发达的样子。
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南方是落后于北方的,黄河能够作为母亲河可以想象出她的作用。
我们应该都听过大豪苏东坡的一句诗。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能每天吃辣么多荔枝才觉得被贬官到岭南做岭南人也不错。
这里他是被贬官的,虽然说着有荔枝吃行,可心里绝对不是这么想的。
经济政治化重心都在北方的大陈朝,南方还不如苏轼那个时候呢。
南方气候湿热,草木繁盛多瘴气。
医疗水平又跟不,去了那里水土不服有可能要了小命。
宁馨对于这次出行心也是紧张的。
她查了许久的资料,才查出来它在扬州境内。
这里的扬州和我们知道的扬州不是一个概念。
我们知道的扬州是个市。
这里的扬州真的是州,州下面有很多个郡,郡下面又有许多县。
临海郡是扬州的一个郡。
说到扬州宁馨倒是知道,可毕竟差了这么多年。
气候条件都不一样,宁馨不知道她所知道和这里是不是一样。
算一样她也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做。
她现在算得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
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