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第2/3页)
事安静的宓文渊总是有意无意的会被爹娘忽视吧……
宓襄嘴角挂着笑,盛了碗乌鸡汤递给隔得太远不怎么够得着的宓文渊。
宓文渊惊讶的看着她,眼底也染上了深深的笑意,无声道:谢谢。
“……二哥二哥,好久没听你吹箫了,你吹首曲子给我听好不好?”
宓文渊闻声一转头,就看见弟弟充满期待的看着他。
宓圜点点头:“也好,文渊,你就吹一曲吧。正巧你妹妹也没听过。”
“是。”宓文渊轻声应道,转身回自己的屋子取萧去了。
宓坤钰瞬间高兴得眉飞色舞,冲着宓襄嚷嚷道:“你有耳福了,二哥的箫声可是一等一的好!”
宓襄顿时也对宓文渊吹箫的画面充满了期待。
宓文渊去的快,回的也快。
人还没走过来,轻灵悠扬的箫声就已经传到了耳畔。
那是一首宓襄从未听过的古曲,前奏好似有微风吹过扶柳,黄莺飞出山谷,旋律舒缓而清扬。
宓襄心底极为触动,不由自主的侧过脸朝着他所在的方向望去。
他手执一支无任何装饰的光洁竹萧,站在不远处挂着几盏火红灯笼的房檐下低眉垂目、神色平静的吹奏着。
白衣飘飘,长发如瀑,整个人如同天上似雾似烟的月色般清雅又冷冽。
宓坤钰说,他的箫声一等一的好,这话对,但也不对。
只一支清萧,就能带动人的内心情感,他的技艺早已远远超出奏乐的程度了,岂止是极好?可堪绝妙。
箫声渐渐拔高,情绪也逐渐充沛,层层叠叠交织在一起。
高山流水,长河落日,万马奔腾,繁华巷陌……
不同的人都能想到不同的画面,唯一相同的就是所有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沉浸在那美妙的曲调中。
音调似是高昂,可那高昂的后背,夹杂着一丝丝不易觉察的愁绪。
千山万水,却无一人同行。
整整二十六载一意孤行不肯娶妻生子,也从不流连烟花之地的他;
主动亲近的女子数不胜数,却对谁都保持着温和疏离的他;
安静又温柔,总是容易让人觉察不到存在感的他;
从看到的第一眼起,就让宓襄的心为之柔软的文渊哥哥,他在想念,也在难过。
可是,是为了谁呢?
是少年夭折,从此无人敢提起的长兄;是远在深宫,得见而不得相守的宁纾,又或是,其他什么人……
“三十七,你在吗?”
宓襄盘着膝盖坐在床上,试探性的对着房顶的方向喊了句。
没有回应。
她稍稍有些失落,转念一想也挺正常。
中秋节嘛,暗卫也是有人权的,回家陪陪家人什么的也很正常。
所以当隔了一小会儿,光线昏暗的屋子内凭空出现一个人影时,当即吓得她“啊——”的一下叫出了声,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