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第2/3页)
一宓姓妃子亲手绘制图稿、为其制作的首饰,思及宓氏对明帝真情之至,恐有望打动明帝,遂召见之。
明帝九年二月初九,时隔数月,宓氏再得皇帝宠幸。
不日宓氏得以册封宓嫔,逐渐得掌后宫权势,地位凌驾众嫔之上,仅次三妃。
自此,褚明帝后宫维持数年的四妃十六嫔局面,彻底被改写。
初秋,微冷。
绵绵细雨之中,六七名宫人簇拥着一顶湖青色的步辇,稳稳的穿行在狭长的宫墙夹道内。
步辇之外跟着宫人脚步快速行走的十来岁小宫女,被雨淋得眼睫上都沾满了水珠,却一直不曾吭过一声。生怕惊扰了坐在步辇内,连路途中都在忙着翻看账本的人。
停。
小宫女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大声道:“停下!”
步辇应声停在了原地。
小宫女掀开帘子,恭恭敬敬的询问里面的宫装女子:“娘娘,有何吩咐?”
“娟儿,给本宫备伞。本宫要下来,一个人走走。”
娟儿急忙替照做,并手脚麻利的为女子披上斗篷。
女子下了步辇,撑着伞矗立在宫墙边。
娟儿小心翼翼的瞧了瞧她的眼色,却是什么也瞧不出来,不由得暗自心惊。
自打今年开春,宁美人出了宫,她家主子就越来越喜怒不形于色,也越来越叫人心生畏惧。
娟儿听见她说了句,你们先回去。
她冲其余宫人招招手,小声道:“奴婢告退。”
一行人很快消失在了蒙蒙雨帘织就的天地之中。
宓襄撑着伞,神色平静的看向远处,有那么一瞬间,感觉自己似乎是回到了一年多以前。
同样清凉的细雨、阴霾的天,同样荒凉的窄道、黯淡的朱色城墙,同样独行数步就能到达的分叉口。
往东是凤仪殿和嫔妃的宫殿,往西是美人殿和冷宫。
宁纾走后,她就搬出了美人殿,一个人在诺大的茗香殿住了小半年。
茗香殿,明与襄的谐音。
如今整个后宫,整个天下,都道她和褚明帝举案齐眉、恩爱无双。
演戏演得久了,感动了看戏的人,是不是也能感动自己?
宓襄不知道。
如果可以选择,她宁可一直往西走,哪怕是呆在那肃杀寂寥的冷宫,也好过现在。
本来还有一年就能离开这座巨大的金色牢笼。
本来啊……
她无声的笑了笑,继续前行。
宓襄到达御书房所在的宫殿外时,雨已经停了。
守在殿门外的众侍卫一见她,连忙跪下行礼。
“参见宓嫔娘娘。”
“起来吧。陛下可在?”
为首的侍卫忙道:“回娘娘的话,陛下并不在殿内。万岁爷下了早朝就说身子不适,回太极殿休息了。”
“又不在?”宓襄挑了挑眉,“也罢,本宫这就去太极殿寻他。”
说着她转身欲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