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作品相关 黑暗下的忠诚——庄宗时代的名将 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黑暗下的忠诚——庄宗时代的名将 中 (第1/3页)

    下面再回到梁阵营,算起来这个时期最好谋的名将,应该非刘?莫属。

    此人自幼就喜爱研究兵略、阅读史传,养成了凡事好谋的习惯,虽不免有些过分,不过却还是堪称名将。

    903年2月,朱温与李茂贞争夺唐昭宗,率大军包围凤翔,李茂贞与内官韩全诲矫诏要求天下藩镇支援。王师范接到诏书后悲愤的落下眼泪,就派手下心腹乘虚袭取朱温管辖的州郡。结果其他部队都没得逞,只有刘?的部队攻陷了兖州。

    原来,刘?并没有猛打猛冲,而是先派细作扮作卖油郎,探查了兖州城内的虚实及地形,发现城中有一处排水口可以潜入,就带着五百步兵趁夜衔枚而入,守军看到来者精锐,相继束手就擒,刘?于是不声不响的占领了全城。

    占领兖州城时,葛从周的家属也在城中,刘?以礼相待,甚至升堂拜见葛母。等到葛从周来攻城,刘?便派人抬轿请葛母登城。葛母对葛从周说;“刘将军待我无微不至,不次于你,全家人也都很好。刘将军与你只是各为其主,你要明白呀。”葛从周听后很受感动,自然手下有所留情。

    事后,刘?又将老弱病残放出了城,并且严禁扰民,使得虽然被围,城内却秩序井然。

    但汴军围攻日久,城内得不到外援,人心还是开始离散。一天,节度副使王彦温逃跑,参加守城的居民也要一起逃,守军禁止不住。刘?就派人对王彦温说;“请副使少带些人,不是随员不要带。”又当众宣布;“凡是随员一概放行,擅自离开者一律斩首。”众人听到后,就不再敢逃跑了。敌军听到风声,果然怀疑王彦温有诈,便把他杀死在城下,因此人心重新稳固。

    后来王师范日益衰落,葛从周就借机劝刘?投降,刘?却拒绝说;“等到我家主公归降,我即将城池归还。”如此一直等到10月14日王师范投降,刘?这才出城投降。朱温很欣赏他的气节,称他有李英公之风。英公李世绩是唐初的大功臣,在翟让死后跟随李密,后来李密降唐,他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被李渊称为“纯臣”。

    等到要去晋见朱温,葛从周为他准备了行装和马,刘?却说;“还没受到梁王的宽恕,便穿华服乘高马,实在是不敢从命呀。”就只穿着简朴的衣服,骑着驴出发了。到了大梁,朱温派人赐给他冠带,刘?却又说;“我身为负罪之人,还是绑着晋见吧。”朱温于是更加礼遇他,特地设宴接风,席间刘?表示自己酒量小,朱温却不无赞赏的说;“能取得兖州,量又何其之大呀!”

    正是由于刘?身上的谦谦君子之风,使朱温这个草寇出身的人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半是出于对其品格的信任,半是出于附庸风雅,使他对刘?这个人表现出格外的礼遇和器重。因此刘?在梁阵营中地位上升得较快,甚至朱温因为怕失去他,有一次还宁肯放弃阵地,也要将刘?调到安全地区。

    909年6月底,刘知俊引岐军占据长安,又分兵扼守黄河和潼关。潼关自古就是一道险要,是足以阻挡百万大军的关隘。7月初,刘?抵达潼关以东,碰巧俘获了刘知俊设下的伏兵三十人,就将计就计胁迫他们作前导来到潼关下,关军以为是自己人就开了关,结果梁军趁机一拥而入,轻易就把潼关夺了下来。进而刘?又与杨师厚一道收复了长安。此后,由于西部边境尚不稳定,刘?便在此练兵抚众,独当一面。这个人不仅朱温器重他,就是接下去的朱友?和梁末帝也对他委以重任,与杨师厚一内一外俨然两大重臣,甚至在他回家守孝的时候,都坚持要他处理朝政。

    914年8月,晋军进攻河朔,刘?奉诏与魏博节度使杨师厚将其击退。10月,徐州节度使蒋殷反叛,刘?又与郓州主将牛存节率兵征讨。吴王杨溥派大将朱瑾支援蒋殷,也被刘?击败。第二年3月,蒋殷在城破前举族**,刘?从火中抢出尸体,砍下了他的首级。

    就在这时,魏博节度使杨师厚死了。处于黄河北岸的魏博地区是进攻晋的前哨,也是军力颇强的重镇。当年杨师厚在侵夺魏博后,就浮现出一些难以约束的忧患,因此梁廷在杨师厚死后,很希望借机削弱那里的力量,就下令将魏博分成相、魏两镇,并派刘?领兵六万渡过黄河,借口讨伐镇、定,对魏博军加以胁迫。不久银枪效节军果然叛乱,囚禁了节度使贺德伦。但此时梁廷还没认定魏博会倒向晋,所以只是暗中备战,明里却还在谈判。结果不出两个月晋军就到了,于是梁廷要收复魏博,就必须与魏晋的联军作战了。

    刘?此时已带领一万精兵从洹水移师到魏县,与李存勖隔河对峙,但双方谁也没有主动进攻。相持到8月,刘?发现李存勖很喜欢亲自侦察,就在河边灌木丛中埋伏了五千人,终于有一天把李存勖逮到了。李存勖身边只有一百来个骑兵跟随,他跨马高呼着左冲右突,却始终冲不出团团包围。前面提到过的夏鲁奇在此战中表现很杰出,从下午搏斗到傍晚,坐骑死了七匹,杀死百余人,遍体鳞伤。此人不能算名将,但生擒过王彦章,还能跟单廷?、元行钦这类勇将战个平手,而元行钦除了弓术外,又与名将兼明宗李嗣源属于一个重量级。后来东川董璋反叛,夏鲁奇被围困,看到弹尽粮绝救兵还不到,就自刎而死,也算后唐的一位忠良。言归正传,到了傍晚李存审的救兵赶到,李存勖才算逃过一劫。李存勖气喘吁吁的对随从们说;“差点儿被敌人笑话了。”随从们却异口同声回答道;“刚刚足以让敌人见识大王的英武啦!”

    刘?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料定晋军集结在魏州,晋阳必然空虚,就率军由黄泽岭直取太原。临行前担心晋军追击,还把旗帜绑在草人上,让驴驮着沿寨墙走动,使晋军数日之后才察觉,随即急忙派骑兵追赶。

    本来刘?的计划是有机会成功的,至少也能在晋的内地掀起一阵恐慌,甚至迫使晋回师。但当时正值盛夏,黄泽岭下起了连阴雨,浮起的烂泥有一尺多深,士卒攀扶着藤蔓,冒雨在烂泥与峭壁间强行军,一个个泻肚烂脚,失足坠崖的有二三成。等部队到达乐平,粮草已经耗尽,而且守军已有防备,追兵也正赶来,陷入了腹背受敌的险境。将士们非常害怕,刘?就激励他们说;“如今离家千里,深入敌境,腹背受敌,山谷又高大险峻,我们如同落在井里,能去哪里呢!唯有拼命一战或许有生路,假如失败也算以死报君了。”魏州的临清是晋军囤粮的地方,刘?于是转而奔赴,想断晋军粮草,却被周德威先期而至,只得又转往莘县,经过堂邑时设伏击败周德威的追兵,遂驻扎在莘县。

    作为主将却没有充分考虑季节的影响,不知是单纯的失策,抑或出于行动意义的诱惑。不过转战千里连遭挫败而未发生兵变,并且在部队疲惫已极的情况下,安然穿越敌境回到本土,也堪称一代名将了。不知邓艾比之如何?

    刘?到了莘县后,梁末帝为振奋士气,屡次送书催他进军,都被他找理由回绝。最后梁末帝怒气冲冲的责问;“将军蓄米,是要混饱肚子,还是要破贼呢?”就派去一个中使督促他作战。刘?不但在上得不到理解,就是帐下众将也希望他出战。刘?无奈之下召集众将在军门集合,每人发给一罐水,让他们喝下,看到众将不解,才严肃的喝道;“喝一罐都这样难,何况滔滔河水呢!”众将这才恍然大悟。但不出战上面不答应,9月初,刘?只好带了一万兵进攻镇、定军的营垒,结果被李存审和李建及打了回来,损失了几千人,梁末帝这才不催了。

    公平的说,刘?也并非全都正确,关键是此人用兵灵活有余而刚硬不足,又没有很强硬的战将辅助,因而碰到硬仗就要退避三舍。就像司马懿遇到诸葛亮,只有避其锋芒的份儿。事实将会证明,晋军的的确确是他的克星。

    第二年3月底,刘?得知李存勖回了晋阳,认为时机已到,便倾巢出动袭击魏州。临行前梁末帝嘱咐道;“如今击退敌军之事全托付将军了,社稷存亡,系此一举,将军要努力而为!”刘?也希望这样,但他却没料到这是李存勖使计。当刘?率大军来到故园城以东时,李存勖的大军赫然出现在他面前,刘?惊叫一声;“李存勖!”急忙指挥大军徐徐后撤,李存勖也率大军步步进逼。等相持到城西,李存审的追兵也赶到了,于是李存勖在西北李存审在东南,各自布成方阵,将刘?大军的圆阵夹在中间。一场屠杀开始了,梁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双方激战了很久,晋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