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二百一十二章 背棘 (第2/3页)
魏博地下将领不服,纷乱而起,各自叛乱,李存勖趁机大举南下,对否?”
高行圭用不敢置信的目光盯着李,虽然在具体经过上略有出入,但李所猜想地,与事实发生的几无二致。他长长吸了口气:“大人真乃料事如神也。”
李直视他的目光,微微笑道:“若是与我要夺魏博,也会以此破之。李存勖之智,只在我之上而不在我之下,更有郭崇韬为辅,他岂有不知之理?”
“那大人为何不向杨大都督示警?”高行圭眼中光芒四射,这两年对天雄军他也有了很深的感情。
李笑而不答,在李那目光之下,高行圭鼓足的气愤逐渐消散,他懊恼地坐了下来,喃喃道:“你如何会向大都督示警,你自己不施此计便已不错了……”
“此言差矣。”李向后轻轻一靠,轻叹道:“我若是能选择,我更希望大都督能够在活个十年,与我牵制李存勖,如今杨师厚故去,李存勖大军定然挥师北上,幽州危如累卵。只可惜李存勖时机抓得正好,而且比我更狠,他牺牲义武节镇来逼得我在赵地抽身不得,他突施此计……他也是想将杨师厚与我同时灭了,好除去心头之患吧。”
高行圭喉咙中哽了一下,李所言,确实极是。
“大都督中了伏击,身受重伤,临终之际让我来找大人,他似乎早已知道我是听命于幽州的。”高行圭再次抬起头,眼中尽是钦佩之色。
李一阵苦笑,杨师厚能够看出高行圭是自己派去的一点都不奇怪,可笑自己还欣欣然,“伏击,你说大都督是中了伏击而亡?”
“是的。”
“果然如此。”李恍然了悟。到此才终于解开了他心中的一团疑问,转向高行圭道:“大都督说地什么?”
“临终前大都督只说了一句话,我累了,这下终于可以休息了!”
李轻轻拍了拍他地肩,眼中掠过一丝痛苦,人行千里,知己难求,也许这世上真正地知己只剩下了自己的老对手李存勖吧。
“便是你不来,我也要去寻李存勖晦气。便是我不去找他,他也会来找我。”李慢慢道:“好了,回家了,这两年幸苦你了,你先下去歇息一段时日,明日以你为骑兵先锋使如何?”
高行圭心中百感交集,他站了起来,默默随着侍卫走出帐外。李在他走后。脸上才浮出复杂地表情来。
“请敬翔先生来,我有要事与他相商。“他缓缓道。
事情似乎接踵而来,如果早上三天,他便无计可施,但这几日里,义武已定,谢铭也将敬新磨的底牌带了回来,他可以集中精力与李存勖再次对奕。此时他心中,不知该是庆幸还是诅咒。
郭崇韬眯着眼。在马背上轻轻摇晃。不熟悉他的人,甚至会以为他在马背上睡着了。而他的老部下。则明白他心中有什么计谋即将完成时,便会如此。
他是一个儒将。对权力的**远远比其他人大,这两年为了牢牢把持住朝政,他将大多数时间放在了太原,坐轿子的机会远比骑马要多,在达官贵人中周旋地时间也远多于同敌人正面相抗地时间。
但是,每当他要作重大决定之时,他便会命马夫牵出跟随他多年地战马。在郊外狠狠跑上几圈。跑得两胁生风,周身热气腾腾之时。他才会回城。
“老了,老了……”他忽然轻轻喟叹息一声,千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纵横世间没有对手,尝够了高处不胜寒的滋味,却败在时间这无形之刃下。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安时正当壮年,为何言老?”在一旁地李存勖微笑着说道,随着局势的日益紧迫,他对郭崇韬也愈发重视。
“自十八岁跟随老晋王起兵至今,征战三十余年,白骨如山,鲜血成河,看惯了生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