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一个人的退场 (第2/3页)
子,将白色的灯笼挂在了大门外的房檐下面……
葛天章,这个三十多岁年纪轻轻就在大明帝国的政坛上闪亮登场,左右着大明帝国五十年战略决策,年过八十还依旧在大明帝国的朝堂上掌管最重要的兵部的男人,在1832年的初冬,永远的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他一生因为一本《奏请兴南洋水师书》举世闻名,同样他也用尽了自己毕生的心血,经营着大明帝国的东南半岛。在他执政大明的五十年里,前前后后对东南半岛用兵77次,败了51次,可是大明帝国却没有丢掉东南半岛一寸土地,反而还多了一些……
葛天章用他的一生证明了一件事情,并不是决定了目标并且为之付出过巨大的努力之后,就一定会迎来成功。他先后遇到了锡兰的好几位人杰,最后一位就是锡兰独狼,现在的锡兰议长缪晟晔——所以注定了他这一生坚持南下的战略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也注定了他这一生欠缺了许多应得的荣誉。
但同样的,因为他的奏疏,东南兴起冶铁工业,成为了大明帝国最核心的钢铁基地,在滇缅丛林里建设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工业体系。也正是因为东南地区被大明牢牢掌控在手中,仅仅只连一线的印度才依旧在名义上属于大明,印度洋上才依旧游弋着大明帝国的舰队。
可是在人生当中的最后一年里,他遇到了一个叫朱牧的皇帝,先是在大明帝国的北方打了一场战争,又在大明帝国的北方掀起了一场军事革命。紧接着,这个皇帝陛下将他逐出了朝堂,连他的继任者程之信都不能幸免的被踢到了清水衙门。
而这个曾经执掌着世界最大帝国战略的舵手,只能黯然离场并且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去看别人打碎他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