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鱼米丰收后的担忧 (第2/3页)
的房地产商的打算,并让他看了那几箱银子,把安宜泽欣喜坏了,虽说安家差不多是倾尽所有支持他,可毕竟安家初来京城,虽然生意是一天天地扩大,但势头总是比不上有着平王妃和老王妃所有铺子的安宜阳。
只是因不想太沾安宜阳的光,他们只想着靠着自己的能力打拼,如今正是打拼的关键,这几箱银子可是帮了大忙。有了这些银子他就可以将那几处想买还没买的地都买下来,建了房子往外卖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当然,这个银子安宜泽一定要给安宜阳写了借条,而且注明一分利,等卖了房子就还。安宜阳也将那张借条好好地收着,他是支持安宜泽,甚至是愿意倾尽所有的支持,可如今他的身份毕竟不再是安家的大爷,若不算清一些也怕安家弟弟妹妹们在平王府里不能理直气壮地抬头做人。
安宜泽喜滋滋地让人把银子抬走,安宜阳才跟田喜乐说了稻田的事,快到八月份了,稻田里的鱼都长到半尺多长,等到十月份收稻子的时候就能长到二斤多大。养鱼的稻田里的稻子也比没养鱼的稻子长得更粗壮,到时不但稻子能比没养鱼的稻田多收一些,每亩至少还能卖上百斤的鱼,这可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因来蒙县种田的,除了大多数都是安宜阳和田喜乐雇来的,还有一小部分是看了告示后觉得这是朝廷为百姓着想做的实事,拖家带口过来的。这些人在亲身感受到稻田养鱼的好处之后,自然是对田地里的收成大有信心,何况,头三年不但收成好还不交税,最重要的是种了三年后,这些地就都是他们的了,哪怕到时朝廷要收一些买田买地的田,他们也觉得赚了。
甚至有不少人已经在琢磨,世子爷那么平易近人,若是跟他说说,能不能再分他们一些稻田,哪怕累点,想到丰收后的甜头那也值了。
安宜阳便答应回去考虑一下,除了要考虑每人分到的地的多少,当然还要考虑明年他们或许就不会再种田了,那些地总是要分出去,当然要挑着有能力的给分,而且,还不能分得太多。
安宜阳已经有些猜透皇上的心思,要让他们夫妻俩将一些贫瘠的地方治理好,同时也不想造就太多贫富差距。所以来要田地的人,虽然可以尽可能的满足,也不能满足的太过。
只是他一直想不好该怎么分,若说不给分吧,他要那么多的田地肯定会引起皇上的忌惮,整个县的田地有一多半都属于他的,已经够让人眼红。若是往后治理一处就把好处捞去大半,换了谁都不能不多想。合着皇上下大力,又是派军队,又是劳钱劳心的让你去治理,最后都归你了?
所以,安宜阳今年将稻田收获之后,来年肯定不会再种那些地,也免得等哪天皇上开口说起此事就被动了。
回来与田喜乐一说,若是愿意种田的可不可以平均分了,田喜乐想了想道:“依着我,不如就按着谁想多要就多分给谁,只是这价就不能一样,如果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