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为难是因为要求高? (第2/3页)
多的甜高粱杆自家那一两头牛也吃不完。就是自家烧火都用不了这么多,可之前世子派人来问时他们都不卖,如今再想卖不知世子还收不收了,万一人家不收,他们也只能等开春了一把火烧掉,还能在田里积些肥了。
刚好安宜阳在田间指导收获,就有人壮着胆子来问,安宜阳便笑道:“收啊,只要你们愿意卖,我们就收,只是这价怕是不会太高了。”
只要能卖钱就好,钱少倒没关系,反正高梁结了籽已经让他们觉得今年赚了不少,这些高粱杆子就当是额外的收入了。
于是,安宜阳派人在各自设立了高粱杆的收购点,虽然高粱杆太多,但安宜阳一点儿都不愁,眼看天又要冷了,皇上从临国又买来大批的牛羊,正往这边赶来,余奚几县的养牛业会越来越壮大。
今年一年下来虽然不是家家户户都养了牛,却是绝大多数人家都养了牛,其中以半大小牛居多,还有不少是带着崽子的母牛,等到了明年,小牛长大,除了留下一些继续繁殖,有很多也可以宰杀了。
别看牛长得高大,但养起来却不费多少事,比养猪还要熬猪食可省事多了。而且牛肉的美味经过田喜乐的巧手做出后,更让安宜阳难以忘怀,只可惜虽然余奚几县如今有很多牛但目前为止,大家都把牛看得很重,还没有谁家愿意杀了牛吃肉。
甚至在很多人眼里,牛其实还是耕地的主劳力,肉并不好吃。
等甜高粱杆都卖了,农户们数着手里的钱,算着家里的高粱还能卖多少钱,越算心里越美,都想着明年再多种一些甜高粱,到时不但收成好,高粱杆既能养牛又能换钱,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今年种水稻的人也多,只是甜高粱是安宜阳带着圣旨让种的,安宜阳也向大家保证高粱收获之后若是卖不掉,他愿意按着外面的价收购。
但稻田养鱼就不是安宜阳的主意,虽说稻米不怕放,运出去也好卖,甚至这边刚开始收获,就已经有米粮商人来收购了,连着高粱也一并收购。
安宜阳也没阻止,这些人只要不把价压的太低,还能替他解决麻烦,他手头一堆事儿,还真不想管。
但高粱和大米都好卖,不好卖的就是鱼了,如今田里的鱼不少已经长得很大了,虽然还能在水里再养两个月,但养鱼要鱼料,鱼卖不出去可就要赔了,即使今年大米收成比往年好,他们已经赚了不少,但一想到辛苦养出来的鱼卖不出去,一个两个都开始犯愁。
想着当初真不如就听世子的话种甜高粱了,至少甜高粱杆既能养牛,用不了的人家还收,这鱼可怎么办啊?
有人就试着把鱼捞出来卖,可余奚邻近几县本来人口就少,稻田养鱼的还多,这一天天下来卖鱼的比买鱼的还多,眼看捞出去的鱼放到晚上就变成死鱼却卖不出去,把他们急坏了。
最后还是有人厚着脸皮来求安宜阳,让他帮着想想办法,在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