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使臣 (第2/3页)
哎呀,好个忠义两全的崔氏父子!”长孙无忌笑道,拱手就要恭喜李世民。
李承乾一看,忙道:“阿耶,都是自家亲戚,还有何客气的?姑父一心为政务,您多多勉励便是。至于表弟,您若是赏赐他几幅字画,他最是欢喜的,其余都不入他的眼!”
长孙无忌被打断话,呵呵地笑着。
虞世南笑道:“太子殿下说的极是,小十三郎肖父,重文爱士,一见了好的字画,那眼睛便挪不开了!老臣那里写的字,哪怕是废纸,他都叠放得整齐,舍不得丢,说要拿回去仔细观摩。如今老臣的书房格外清爽,连一张书写过的纸张都找不到了!”
李世民不禁扑哧一笑,道:“朕这里不也是如此,收藏了好久的字画,如今也不知有多少在小十三郎手里了。高明,你说说,你从为父这里拿了多少字画给你表弟?”
李承乾松了口气,赔笑道:“阿耶,表弟善于字画,现年幼,应博采众长,才可不断长进。儿子作为其表兄,自然应当支持不是?”
“为父也喜好书画,那改日你去给为父找寻几幅来可好?”李世民扬扬眉,道。
“这个……”李承乾顿时哭丧着脸,“阿耶,您就饶了儿子吧,名家书画千金难求,儿子哪有那个闲钱?”
长孙无忌有些惊讶,李世民父子二人的关系似乎有些不同,以前李承乾是恭敬有余,却不敢亲近。或许,有些事情,自己是不知道的,得多打听打听才是。
“罢了,为父是与你说玩笑话呢,你着急甚?你表弟喜欢字画,赏他几幅便是。嗯,他还喜爱抚琴,为父那里有本曲谱,也一并赏给他。”既然爵位不能封赏,而钱财人家又看不上,那只有投其所好了。李世民心疼得暗自滴血。
此话题就此打住。
“众位卿家,对于颉利请降之事,你们有何见解?”李世民问。
虞世南拱手道:“圣上,老臣以为,既然要打,便要将其打痛打怕,再也不敢寇边扰民。”
“虞公所言甚是,既已东征,也花费不少钱粮,何不乘势一举拿下?”李俊也道。
崔崇道:“颉利若是真降,自当亲自到长安负荆请罪才是,派执失部酋长前来,不过是拖延之策,实则是想拖延到草青马肥之时,再转移到漠北,伺机东山再起。微臣以为,潞国公的话不无道理。”
见李世民看向自己,长孙无忌笑道:“中原历史上最大的边患,永远来自北方草原。颉利可汗野心勃勃,乘中原之乱不断骚扰,杀死掳走不少边民。上苍有眼,降下大白灾,此乃天授之机,怎可不取?”
“高明以为如何?”李世民最后问李承乾。
李承乾正色道:“儿子曾听闻表弟说过几句话,‘一日纵敌,数世之患,犯盛唐者,虽远必诛’。儿子深以为然。”说着,不由挺直了背,昂起了头。
长孙无忌眨眨小眼睛,不敢相信这是自己这个一向谦和的侄儿所说的话。
“好!不愧是吾家虎儿!西汉陈汤曾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今日吾儿也有此雄心大志,吾心甚慰!”李世民哈哈大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