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一门双杰 (第2/3页)
于璆离“。。。。。”所以你是没准备好结局,正好我自己送上门来了,你就顺水推舟了?
所以这麻烦还是自己自找的?于璆离忍了又忍,终于自己返身走了
成丰二十一年明显是多事之秋,在这一年太子带着自己亲弟弟反了,如今还关在宗人府,没立刻处死也是成丰帝看在是自己儿子的份上了,毕竟他自己没经历过夺嫡,还做不到真的大义灭亲,还有五王爷。
老皇帝差点一睡不起还是托了他的福,尽管他本身只是想在自己老爹的杯子上做点手脚陷害太子,谁知道没操作好差点真的要了自己老爹的命。尽管儿子都是讨债鬼,成丰帝也没打算对他们如何。犯了错就去宗人府先反省这吧。
本来应该激烈的夺嫡之争,连个大的水花都没冒,成丰帝便下旨传位七皇子封昱。成丰守成一辈子自认没先祖的雄才大略,但是他自认自己很有识人之明,自己儿子很多,活下来长大的也不少,不可否认死去的只会更多,他很少插手去庇佑谁,后宫之中如果不是自己立起来,谁都不可能时时能够看护好。
所以自己的孩子,母亲有能力便能活下来,学着自己保护自己,虽然冷血,但是皇家的孩子只有这般成长起来的才能担当大任。
自己这一辈还靠着祖先庇佑,过的还算安稳。只是边关从来没有真的安稳过,下一辈就该自己守着这江山。祖先的余威早就随着时间慢慢淡化了
几个孩子都不错,只是真的能担当大任的还是老七,十五岁便把目光投向边关,不管是野心还是真的想保家卫国,只是这种魄力便让人瞩目,何况他还用他自己的方法与众兄弟相处的很和谐。
就算儿子不孝成丰帝还是不想真的让他们以后没有后路,一生就在牢里度过,老七心胸宽广,能力魄力城府都不缺,江山交给他他很放心,就凭他能自己征战沙场,老七不像他,却像他父皇
成丰二十二年,成丰帝立皇七子封昱为太子禅位于太子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