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为什么 (第2/3页)
不像李靖那般郑重让杨戬接旨,惹杨戬厌烦,但双手捧旨的动作又不失对圣旨的重视和敬畏,众人无不暗赞,嫦娥做事,尺度方面掌握极好。
单手抓过嫦娥捧来的圣旨,杨戬展开看了看,而后瞥了下李啸吟,刚要说话,就被嫦娥柔言抢先:“真君,恕嫦娥多嘴,天门之危不能再拖。嫦娥知道真君倍受委屈、含怨正常;嫦娥也恨自己官小职微、法力平平,当日不能救真君于危难之下。可是玉帝已然以大局为重,任真君和四小姐左右,所以嫦娥也希望真君能以大局为重,先解天门之危,再计个人恩仇。趁着群妖还不知道真君复旧如初、四小姐神勇无敌,趁着群妖还聚在南天门外,没有分散四处劫抢,赶快去将他们铲除。否则,一旦风声走漏,群妖畏惧真君和四小姐的神威,退回藏身之所,或者四散而逃,再要诛杀就不容易,更可能给天界其他生灵造成损伤。”
默默听嫦娥说完,杨戬面无表情,出口之言平淡,却毫不犹豫:“请仙子带路。”
除了李啸吟,在场所有人皆为杨戬毫不犹豫的回应之词表情一滞。七公主、八公主请,杨戬不给面子;李靖来两次皆徒劳返回,为什么单单嫦娥说话,杨戬就顺从了?嫦娥的面子居然比对杨戬有恩的七公主还大,比杨戬护佑过的八公主还管用,比资历深厚的李靖还好使?
杏目困惑地看着杨戬,寸心僵滞的表情许久未缓,指甲不自主地抠着拇指,心瞬间乱到近乎抓狂的地步。杨戬此刻百拒突顺的行为让她本能想起千年前,当杨戬不愿做一件事时,百口难劝,只有嫦娥说话才能令其改变心意。此情此景和千年前是那么像,唯一的区别就是杨戬对嫦娥的神情,照当初少了一分痴迷,多了一分古井不波。
自己这么有面子吗?嫦娥闻听杨戬毫不犹豫的顺从之词也暗暗疑问。此情此景也让她想起千年前,杨戬对她言听计从。但她同样看得出,现在的杨戬和当初有本质区别。当初杨戬对她言听计从,很大原因在于杨戬倾慕她、爱恋她。有倾慕、爱恋作用,导致她说什么,杨戬都觉得有理。可现在明显不同,她从任何角度也看不出杨戬对她还存在当初的倾慕、爱恋。如果非要找点情感上的因素,只能说,杨戬对她的态度照之前要好许多,没有冷淡,更没有敌对。
莫非杨戬因她金殿求情,对她的千年情愫又微许复苏?这么猜着,嫦娥心中不由悄生兴奋。
偷眼看寸心,整个人都被困惑笼罩,几乎抠进肉里的指甲说明其表面平静完全是为了不当众失仪硬装出来。嫦娥心里别提多解气,暗道此行算是来对了,打击寸心,没什么比从杨戬身上下手深直接入骨。
将解气的畅快化作称心笑容,嫦娥望着杨戬,饱含感激与欣慰地说:“多谢真君!嫦娥替天界生灵谢真君屈己顾众。”
“仙子言重!”杨戬淡淡道,见嫦娥回其一个温暖的笑容便转身走向门外,冲李啸吟眼神招呼,刚要随嫦娥而去,就听见寸心缭绕激动的呼唤。
“杨戬!”不甘杨戬如此轻易地被嫦娥说服带走,寸心见杨戬要随嫦娥离去,困惑瞬间大到一个极限,害她再也绷不住平静,脱口对杨戬大喊,语气满附怨愤与阻拦。
满附怨愤与阻拦声音明显大过之前所有人说话,令在场所有人再次一愣,寸心呼喊出口,也意识到自己情绪失控,赶紧灵机速转,为自己的激动找了一个恰当理由:“妖孽虚实未知,魔剑威力难料,要小心!”
太在乎心爱人的安危,情绪失控倒也正常。毕竟只要是战斗,就都存在危险,杨戬此去未必没有性命之忧。寸心灵机一动的说词,使她的失控表现得到敖广等人的理解,但却逃不过杨戬、听心的洞察。
望着寸心,杨戬的眼中闪过一缕失望,随即又满眼理解,走到寸心近前,拉住寸心几乎抠破的手,柔和的语中溢着安慰:“放心!我和四妹联手,再强大的妖魔也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还有,你的担心有些过早。我说的是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