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审玉帝 (第2/3页)
慎打碎的琉璃盏?”
嗓眼一堵,刚刚还哆哆逼人的玉帝刹时一语皆无。真让杨戬放出哮天犬照瓶中气味去天宫搜寻吗?不!杨戬的神情是那么信心,真搜出被他打碎的琉璃盏碎片,他会比现在更难堪。要拖!在拖中想办法。
给自己打着气,玉帝红光满面的脸却依旧无法阻挡地变得铁青,呼吸好像受什么阻碍,一顿一顿,豆大的汗珠顺着额鬓接连滚落。
瞧着玉帝这副模样,众神基本可以定论,九棺岭的妖孽就是玉帝引到真君神殿去的。怪不得真君神殿受袭当日,玉帝突然要阅兵,使二十层天界以下无人巡视,上万妖军长驱直入。妖军幸运无阻根本不是巧合,而受玉帝暗中相助。杨戬说围攻真君神殿的妖孽来自九棺岭,而天门外的妖军最初攻天是为救真君神殿关押的熊妖,由此可见,天门外的妖军便是九棺岭的妖孽。那么,说天廷现在的危机是玉帝自食恶果也不为过,只苦了他们和玉帝一起受危。这可真应了那句俗话:君心不正,天下必乱。玉帝是三界之主,他的心不正,三界岂能安宁?
心里谴责着玉帝,众神无不敬佩杨戬竟能当众公审三界之主。要知道,揭露玉帝借刀杀人这事,语言组织顺序可有学问。玉帝可不是省油的灯,一个问题顺序有差,就无法将玉帝推到罪犯的位子,揭玉帝之过失败不说,还会让自己沦为欺君之徒。纵使杨戬不惧欺君之罪,也会反遭玉帝奚落。杨戬能成功将玉帝逼到穷词、默认,足见头脑灵光、逻辑超强。看来杨戬八百年司法天神没白做,破案神经够敏锐;官场风雨没白经,无间道的功夫够老辣。审案能审到玉帝头上,还是当众公审,三界之内,除杨戬之外不会有第二人。
瞧着玉帝久久无语,眼睛一个劲儿向下扫荡,群神估计,玉帝八层又在暗示大家为他解围,巴望谁能想个什么理由或借口,让杨戬放弃纠缠,于是不约而同对玉帝无视,暗暗浮生看玉帝笑话的意味。玉帝自食恶果殃及他们,替玉帝解围,既得罪杨戬又有犯贱之嫌,他们才不干。七公主和八公主虽然不忍看亲生父亲笑话,却深替杨戬不平,更想不出合适说词,故此只能和群神一起静观其变。
确实巴望谁能替自己解围,可惜玉帝等了半天也无人发言,急得他胸膛一阵阵发热,脑筋疾转发晕,即将郁极喷血时,突然灵机一动,昏暗的心内又闪现一丝光,使劲呼吸几下,一副突然想起什么重要的事般,对杨戬缓和态度道:“杨戬,你怀疑天宫内的琉璃盏下界化作妖孽,到九棺岭散布你重伤的消息,又为妖孽指明真君神殿的具体方位,朕仔细思考一番,觉得还真有这可能。只是此事与朕无关,据朕分析,应该是另一人所为。”
“另一人?呵!”杨戬不可置信地冷笑,“那臣倒想听听,是谁动得了陛下寝宫内的琉璃盏?”
“杜辛。”玉帝张口便答。
“杜辛?他是谁?怎么能接触到陛下寝宫内的琉璃盏?”杨戬缺少兴趣地问。
“此人是神医楼华佗身边的侍医,你的伤情,他了如指掌。你或许不知道,杜辛生前是华山人士,死因是你移起华山压禁杨婵时,被滚落的巨石砸得粉身碎骨。你为八妹求肆那日,朕出于关心你,叫来杜辛询问你的伤情。由于杜辛生前一直供奉朕,在华佗身边又尽心尽力,所以朕对他印象不错,向他问罢你的伤情后,就赐他御酒,与他共酌,聊起他供奉朕的一些机缘和心境。或许是朕和杜辛皆感觉聊得投缘,再加上酒力作用,杜辛向朕吐露他恨你的心思和原因。之后,朕和杜辛都醉意不小。朕支桌睡去,杜辛则踉跄告退。等朕清醒后,就发现桌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