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云里云外序 (第3/3页)
刚还在记叙周围山水之美和众人相聚的欢乐之情,突然抒发作者对生死无常的感叹。
年事长者幽幽一叹,即便如他们这般年纪,也还无法看破生死,人生值得留恋的地方太多,还有很多事没去做,没做完。
众女嘉宾忽然联想到赵雅和青霞,她们人生最好的年华已经逝去,不禁悲从中来。
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啊,可是,每个人都希望不要老去,更不要孤独地死去。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映像。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苏曈继续下笔,书法飘逸,有大家风范。
这段话的意思是,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一举一动。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最后,苏曈再书写一句结尾。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这句用在这里有画龙点睛之妙,表示恭贺青霞开书,它犹如太阳从海底冲出来,普照天地万物。
不过,青霞看完后却是心中有愧。
“格格,这篇序我不敢要。”青霞叹道。
“为什么?”苏曈和周围的人都疑惑。
只有黄山各个局的人心底怒吼,不要的好,不要的妙,不要的顶呱呱,我们要。
“受之有愧,我高攀不起,真的。”青霞眼神带着哀求,她发现自己找错人了,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她的文章怎能跟苏曈的比,怎敢要他的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