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这个朕要了 (第2/3页)
用一次均有不同程度磨损,倘若磨损过大,则无法打至四***,那么不足的部分,既要均摊至已打井数上面。
精力成本则是臣以及诸位股东所耗费的精力,臣等如此卖力的推广,安排调度帮人打井,总不能一钱不赚吧?否则臣等吃什么?喝什么?所以这个成本一口井算作五百钱。
至于知识产权成本,这个说来倒也容易理解,这就好比一个人发明了一件商品,全天下仅此一家,而全天下商人皆来此处进货,进货价格与成本价格之间有差异,这个差异便叫做知识产权成本,而商人转手贩卖,那个才叫利润。这个成本每口井臣算的是五百钱,这已经是良心价了。
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每口井就算五百钱。而最后一项商税,按朝廷律法规定,有官者十取其一,谓之抽税。所以商税为五百钱。
五百,四百,一百……暂不计算磨损成本,每口井的成本为三贯,除此之外,年底臣还要为工人们发放福利,先前说好的是按照打井数量来发放,每打一口井给一百钱的奖励,所以每口井实际的成本约在三贯一百钱至三贯五百钱之间。
而每口井臣只赚不到一贯五百钱,还得三个人分,算下来赚的真不多啊,臣等可是投入了八千贯的,光是收回成本,就需要打五千三百三十三口井……”
秦超一脸正经的胡说八道着,管他有没有的,先算进去再说,反正到头来只要让李世民明白,打井他并不赚钱就行了,而且头一年甚至还有可能赔钱。
秦超说的倒是正经,可在场的人却压根就不信。
真若他说的那样不赚钱,程咬金那个老匹夫会同意入股吗?牛进达那么精明的人会同意入股吗?
不过不信归不信,一众大臣对于秦超胡侃八扯的能力还是很佩服的,倘若能够登上朝堂,绝对是一张好嘴。
甚至可以取代唐俭也是很有可能的。
“既不赚钱,秦少卿为何还要浪费时间?不如将打井一事卖与朝廷,由朝廷接管后续的麻烦,秦少卿也好专心培育土豆。”长孙无忌呵呵一声贱笑。
说不赚钱谁也不信,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