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军纪的问题 (第2/3页)
,而不会东一块、西一块的。
当然,这其中或许还有很多需要查漏补缺的问题,比如让士兵如何相信他得到赏赐的土地是真是存在的,比如怎么样防止下面的官员弄手脚,在兵卒要求得到土地之时,危害到兵卒的实际利益。
可这些问题也都是整个军功赏赐制度确定之后的事情,却不会影响朱卫推行这种赏罚的体制,而且土地的赏赐也将是朱卫这边一项高级的功赏措施,也不会随随便便就把土地分给一般兵卒的。
反正朱卫完全可以通过他这边按功奖赏的形式满足手下兵卒私财的所需,从而消除兵卒为了获取私财,在战场上抢夺战利品,在平时劫掠祸害百姓的弊端了。
这也是朱卫和王语嫣在陵阳县的时候,就定下的基本方略,早已在朱卫军中推行实施了。
这次祖郎的泾县山越兵虽然刚刚投降,但朱卫之前便已经和祖郎特别说了一些对于军纪约束的要求,故而现在祖郎也是对这些山越兵做了严厉的指令,绝不许他们轻易违背。
如此在庞偃、祖郎的亲自约束下,这八千多泾县山越兵总算是没弄出需要斩首来明确军纪的混账事情。
当然,朱卫在村中这样以身作则的举措,倒也让钟岭山出来的山民也暗暗敬佩。
虽然在朱卫这样的军纪约束下,他们也只能跟着一起在村中寻空地露营,睡在简陋的营帐中,眼看着村中的房屋却不能住进去,可朱卫宣扬的这种不扰民、不祸民军律,却让他们在内心感觉这才是官军应该的样子。
这种钟岭山的山民毕竟也都是老百姓底子,百姓的内心还是喜欢见到这种军队的。
所以这些钟岭山的山民对于朱卫倒是更归心了不少,就算是腾虎芎、滕玉燕以及其他钟岭山中出来的首领人物,也对朱卫这样的要求,在心中思想颇多。
如此这一夜之后,朱卫大军便养足精神离开了这处村子,又走了两个时辰便到了下一个村子。
朱卫用了同样的手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