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真诚相邀 (第2/3页)
实。”
正在这时,何克明家的座机电话响了,老伴起身去接电话。
“没买到今天下午的车票呀?明天呢?哦,买到明天的车票那就明天回来吧。”放下电话,老伴坐回椅子上,对何克明说:“怪不得现在还没到家,莹丽没买到今天下午的车票,得明天中午才能回来。”她说的莹丽,是老何家的三女儿何莹丽。
“明天就明天吧,赶上年节,车票就是不好买。”何克明对此似乎并不很在意。
“呃,老行长,我来了这么多次,还从来没见过我这位三姊妹,她早就大学毕业了吧?现在哪儿工作?”齐明远不爱打听别人的家事,他知道何家老三以前在省城上大学,至于何时大学毕业,毕业后又在干什么,他从不打听。
“莹丽毕业快十年了吧?”何克明问老伴。
“整整十年了。”老伴记得很清楚。
“她毕业的时候还包分配,因为学的是财务管理,毕业时直接把她分配到了省建行的结算中心。”何克明说。
“那很好啊。”
“说起来是不错,但她也是闹心。第一,工作十来年了,职务一直得不到提升,她心有不甘。第二,夫妻两地分居,来回跑,她觉得很累,都三十出头了,也没敢要孩子。”
“嗯,这都是些具体问题。怎么,她爱人在咱们这边?”
“他们是高中同学,但不在一所大学。大学毕业时,莹丽留在了省城,男孩子回到了东兴市,现在在咱们市政协机关工作。”
“哦,在市政协,将来有机会一定要认识认识。不过老领导,你家里我这三个姊妹都在外地,你和我阿姨年龄一年比一年大,没有个子女在身边,你们有时也会感觉到孤独吧?”
“可不是嘛,老何还好一点,他有他的书法陪伴,我就惨了,没有别的爱好,想跟他说话聊天,人家要写字看书,弄得我无事可干,挺无聊的。”
“他们为啥不调回来?”齐明远关切地问。
“老大老二是不可能了,他们在外地不仅成了家,孩子都在当地念书了,根据他们的专业,回本市也没有适合他们的单位和工作。”
“你们年龄大了,身边也该有个人啊。”
“看看老三吧,但也不好说,一来人家已经成家立业,我们不好提出这种要求,二来也涉及到回来后怎么解决工作单位的事。不过与老大老二比,老三有个优势,那就是她爱人就在咱们市,如果调回来只需解决她自己一个人的工作单位。”
“恕我冒昧,如果你们二老有这个想法,要是莹丽也愿意回来的话,我郑重邀请她加入我们的团队,东升农村信用联社正好有个财务副总的位置空着,我正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是吗?”何克明老两口都对齐明远的话感兴趣。
“只是我们单位级别低,规模小,历史短,不知道她是否愿意屈就。”齐明远心中暗想,如果何莹丽愿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