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是做慈善 (第2/3页)
势群体,这些人仗着有点背景,比咱们还强势,我看他们想把水务集团当唐僧肉,咱们不能让他们的如意算盘得逞。长假结束后,你们水务集团召开个董事会,所有股东都参与,把今天在这里定下的事情跟股东们讲清楚。”齐明远吩咐道。
“原自来水公司的股东代表估计不会同意这些举措。”
“他们有意见是正常的,毕竟断了他们其中一部分人的财源,还要清退通过他们的关系突击招入的一些员工。但咱们在座这些股东的占股比例超过百分之六十,按照章程,咱们具有决定权,他们说了不算。”齐明远的态度很坚决。
过了正月十五,石雨萌召集了一次董事会,按照齐明远的部署,她在会上针对年前在年终总结会上提到的四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这只是我们的设想,股东们还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请大家补充。”石雨萌说。
第一个发言的果然是自来水公司的股东代表,“用不着把用户投诉看得太重,现在的人很难伺候,矫情,屁大的事也要投诉,其实很多时候根本不是维修工的问题,而是用户小题大做。”
“那只是你们的看法,在座的既是城市自来水的提供者,也是自来水的消费者,咱们换位思考,如果谁家的自来水出了故障,没有得到及时维修,咱们是一种什么心情?就算你说用户喜欢小题大做,也是在咱们服务不到位的前提下的正常反应,人家的矫情也好,投诉也罢,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咱们把工作做好了,他想在咱们面前矫情,也没有机会呀!”石雨萌说的头头是道。
“石总,把维修配件的采购与维修工分离,你能保证不耽误维修吗?”
“具体工作是一线职工在做,我当然保证不了他们干活的效率,但咱们有详细的考核制度,用制度约束才是科学的管理办法,把这些规则给他们讲清楚,在他们权衡利弊后,让他们看着办。”有大清集团做后盾,石雨萌说话底气十足。
“任何企业干维修的,都养成了自由散漫,火烧眉毛不着急的习惯,你这些严格要求的措施好是好,要是把他们逼急了,真给你撂挑子,我看你也是干瞪眼。”
“这都是计划经济时代惯出来的毛病,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从一些文学作品的描述和当年的报刊杂志上得知,那个时候所有工厂的维修工都很自在,吊儿郎当,老实巴交的人干不了维修。不过从事维修工作的人应该醒醒,那一页早就翻过去了,历史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多年,老黄历过时了。谁要撂挑子,那就让他下岗,如果水务集团的维修工都要撂挑子,正好把维修部门取消,可以趁此机会把维修业务的外包机制建立起来,这样是不是更好呢?”
原自来水公司有三名代表出席董事会,他们的每一次发言都和石雨萌颁布的措施作对,石雨萌有大清集团做后盾,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