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三十五章 机会正好 (第2/3页)
还有呢?”
“还有----,我暂时只想到了这个。”
“海水淡化项目进展到什么程度了?”齐明远问。
“正在安装设备。”
“计划什么时间投产?”
“安装调试和员工培训,这些工作完成以后,半年左右可以投产。”
“往华凌市的输水工程确定了吗?”
“半个月前专门为输水工程开了个联席会议,研究输水工程的投资分摊,一说到钱,只有华凌市的代表硬着头皮勉强同意按现有股本比例出资,包括省里有关部门的其他各方都往后退,结果啥也没确定下来。”陈馨悦道。
“这些机构也是,实施海水淡化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华凌市的水资源紧张问题,当初做项目预算,没把输水工程考虑进去吗?”
“我看他们只考虑了生产,没考虑输送。”
“别的产品可以只管生产不管运输,自来水这么廉价的商品,输送环节甚至比生产过程还重要。这真是顾头不顾尾啊!”齐明远说。
“有些部门领导做规划就是顾头不顾尾,他干几年走了,不管继任者如何结局。输水工程概算下来,需要近二十亿元投资,所需资金超出了海水淡化项目本身的近一倍,那天的联席会议上,听说需要这么一大笔投资,我看各方都面有难色。”陈馨悦道。
“虽然有关部门考虑不周,这正好给了大清集团机会。”
“哦!你是说----?”
“估计你也猜到了,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按现在的股本占比出资,大清集团也要负担百分之五十,那就是十来个亿。与其如此,还不如大清集团单独做,免得跟这些部门搅在一起,你觉得怎么样?”齐明远道。
“哟!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这句诗很有哲理,你看我就管着这个项目,却没往这方面想。你的想法很好啊,正好解决了这二十多亿资金闲置的问题。”陈馨悦惊喜道。
“现在只是个设想,还不知道其他几方同不同意呢。”
“我看他们求之不得,不用他们出资金了,这不正是他们希望的吗?”
“这几天你抽时间跟另外三方通通气,把大清集团的想法跟他们交个底。另外,如果真要投资往华凌市的输水工程,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以官方的名义,接受政府部门监管,但由大清集团独自经营。”齐明远道。
“能具体说说其中的含义吗?”陈馨悦问。
“时间不早了,你该休息了,到时候我会给你详细解释的。这几天你先跟他们联系一下,通通气。”
华凌市和省里有关部门的代表一般都不在现场,前段时间来东兴开了一次项目联席会议后,没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他们第二天就回各自的单位了。为了这件事,陈馨悦也不好再把他们召集过来,只好跟他们一个个地单独打电话。
按照顺序,陈馨悦先给省里那位顾姓代表打电话,这位顾代表是省发改厅投资处的一位副处长。电话接通后,陈馨悦说:“顾处长你好!我是东兴市的小陈。”
“呵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