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会试 下 (第2/3页)
,与皇家关联太近,真吃了她,只怕后患无穷,是以一时不敢动手,但也不敢得罪。
在分手时,李氏又说了一句,要帮衬自己前程,固然不知道这话里真假成分比例,眼前这一幕,或许就是有她的因素影响。
京师贡院的环境比广东的要好,北方气候干燥,贡院维护的也比广东更好,但如果运气不好,分到犄角位置,也可能被冻的手脚发僵。范进被分到的,是整个贡院里环境相对较好的号舍,房间宽绰采光好,算是最好的那一部分号舍之一。
从他投递公据的时间看,按说是分不到这么好房间的,这背后是谁发力,范进暂时还猜不出。
抚摸着面前那簇新的书桌,范进心道:这一科的举子不知上会感谢张江陵,还是会骂他。就在去岁,这位宰相驳掉了皇帝支应十万两银子庆贺上元的要求,在那之前却拨了三万两银子重修贡院,足以体现出朝廷对于读书人的重视程度。从大道理上看,张居正做的无懈可击,不过皇帝怎么想,就很难说。更要紧的是,在举子这,他也未必落的了好。
张嗣修现在就在贡院的某个房间里,从常理上看,他的那间考棚环境只会比自己更好。不管张居正做了多少,张嗣修自身的才学又如何,单是他下场这一事,就等于从这一千多人手里生挤走一个名额。到时候不管是中了的还是落榜的,只怕都对张居正大为不满。
想法是好的,但是在实施时,却不能得到认可。当然,这位未来岳父未必在意其他人认可与否,可是总是这样搞下去,在上下都得不到认同,未来下场又能好到哪里去。范进摇摇头,自己这个未来泰山,以天下为己任,行事时眼里其实是看不到普通人的,在他的谋算里,这些举子的想法,其实也不重要。他只是把该做的事做好,于民间的毁誉其实并不怎么放在心里。
他不是圣人,也不以圣人标准要求别人,在他看来,自己做了这么多事,给自己要点好处也没什么不对。可问题是,这样做的前提是要得到一方面的认可,现在搞成举目无亲,谋国固然可以,谋身就实在差了些。
脑海里转着这些念头,范进发现自己现在有个问题,就是虽然到了考试的时候,状态却投入不进去。换句话说,注意力没法放在考试上。明知道这是一场关乎命运的考试,甚至连婚姻大事都和这有关联,可是就是紧张不起来。
实在是最近认识的人太多了一些,在江宁与魏国公往来,路上与首辅之女旦旦而伐,进京后又与冯保谈笑风生。转过身再让自己像普通人一样去考试……这能进入状态才怪。
就在胡思乱想中,远方梆点敲响,与乡试一样,一声声有仇报仇,有冤报冤的声音响起,宣布着贡院大门已锁,现在到了考试准备阶段。
正式发题纸及题目是在二月初九早晨,礼部印好的题纸,每人十二张正卷题纸,十二张草稿纸。在第一张上印有考生姓名、年龄、籍贯、三代情况以及本经。考题这时也发了下来,与乡试一样,三道四书题,四道本经题。
范进见到题目,却见三道四书题分别是:鼋鼍蛟龙、此谓唯仁人、所谓平天下。不等看到本经题,他的心内却莫名一阵唏嘘,抬头看了看考棚,又左右看了看两边的档板,微微一笑,这重重关防,千百官健真能防的住有心人?科场之内若真想做些手脚,这些手段又能起什么作用?
三道四书题里有两道自己昨天下午刚刚做过。李夫人拉着范进除了劝诱他入教,就是与他闲谈。由于临近科举,只谈些风花雪月之类的事显然不靠谱,是以谈得最多的还是文章。她出了几个题目,要范进做一做,算是游戏,也算是考教。其中鼋鼍蛟龙、所谓平天下这两道题就是李夫人出的题目。
她的知识水平其实一般,以四书春秋出题,本就不合其风格。所出的题又正好与考试的题目相合,自然不能用巧合来解释,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次科举泄题了。
按科举规则,是在考前一天,也就是二月初八这天,由两位总裁官临时翻阅书籍选择考题,再交给字匠刻工印制准备二月初九的考试。这位李夫人果真有通天手段,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