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友谊和利益(上) (第2/3页)
穿过二堂,便是内宅。而在内宅之外也挂着一副匾额,写着“清慎堂”字样。在匾额两边也挂着一副对联。““治赋有常经勿施小恩忘大体,驭官无制法但存公道去私情”。
这下连范进都有些感慨了,“这位赖县令看来不是个无能之人,倒像个循吏。如果他能按对联上说的做,就不是个无能之辈。”
“是啊。若真是无能之辈,张江陵怎么会把他放到上元来。上元是首县,能被派到这来的,就没几个是真没本事的。但是有本事没用,你还得有运气,老赖就是时运不济外加自己心思太窄。退思,其实不说他,你也是一样。张江陵这事办的不地道,你对他闺女天高地厚,他怎么把你发配到这了?放地方官,苏州杭州哪不能去?再不去扬州巡一任盐,搞他几万两银子花,哪一个缺分不比上元好?十世不善,上元知县,这里不是看你有多少本事的,而是看造化。老赖造化不行,心路也窄,最后一根索子了事。退思你倒是不至于那样,但是自己也得想开点,这做官不是考功名,别总想着花团锦簇尽善尽美,只要大面过得去就完了。说起来老赖即使心太高了,要是真愿意做个酒囊饭袋无能之辈,倒也未必就死。完不成课,无非是罢官,总归是没有的掉脑袋的罪过。他啊,就死在要强上了,你千万不可学他。”
两人谈论着已经走进内宅,月亮门洞内,徐六在那里不知站了多久。一见他们进来,盈盈下拜,先喊了兄长,后喊了姐夫。范进只觉得徐六这做派像极了等候丈夫回来的大妇,说不出的别扭。
徐维志也皱着眉道:“小妹你这就不成话了,我还在前面找你呢,你怎么不言不语跑到内宅来了?你一个大姑娘家,总往人内宅跑,名声不好……”
徐六在范进面前乖巧可爱,总是个小女生样子,在兄长面前却半点也不惧怕,回敬道:“我如今是出家人,肉身不过皮囊,并无男女之分。哪里又不能去?再说,姐夫又不是外人,到姐夫的内宅里并无打紧。”
“出家人你个鬼!小小年纪,不好好在家做女红,一心想着当尼姑是什么道理?赶紧找人嫁了,出个什么家!”
“我说过了,我这辈子谁也不嫁,你若是逼我嫁人,我就落发!”
范进连忙打着圆场,不让两兄妹吵起来,王雪箫自是能哄人的。连忙上前哄着徐六,将她请到一边,范进则将徐维志请到上房落座。又自行囊里取了一个小包袱出来,打开来,便露出里面装订好的几本书。交给徐维志道:“小公爷,这是范某的一点心意,多半是合小公爷心思的。”
“退思,你这太见外了,你我弟兄何等交情,这些礼物就不必了。再说你看看,我像是看书的人么?君子不夺人之爱,你自己留着便好。”
“当真不要?小公爷可先看看书名再说。”
徐维志凑过去敷衍地看看书名,嘴里嘀咕着:“金……梅!给我!”看清书名的徐维志表现出武家子弟高明的身手,猛得一个猛犬夺骨,将书从范进手上笼到怀里,拿起第一本迅速翻阅道:“怎么!……怎么这么多本!难不成是?”
“足本。还有后传玉娇梨的。”范进微笑道。
徐维志闻言喜道:“这还有后传?到底是读书人,看的东西就这么雅。这玩意便是给金子都不换,好东西,真正的好东西!退思,我跟你说,这书我是肯定不会还你了,回去给我爹看看,他老人家一准也高兴。江宁大小衙门口,这么多文人墨客,可要说这宝贝,却是从未见过,这么几个月没见,刚见面就给我这么份大礼,够意思,绝对够朋友!”说着话,还朝范进挑起了大拇指。
虽然这本名传后世的水浒同人成书于嘉靖年间,在民间的影响传承几百年,但是受限于技术以及因果迷信等原因,在明朝传播范围非常有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