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霸业基石 (第2/3页)
黎明一般蒸蒸日上。
朝歌城中自从那场大火把原来的寝宫内殿一大片都烧成了灰烬,而今已然重建,出现了一片巍峨的崭新宫殿,比之前更为壮丽,尽显战国赫赫威仪。
这一日,朝歌城外,卫峥着一身戎装而立于战车之上,遥望西面,翘首期盼而静候西征王师凯旋朝歌。
“启禀君侯,大军以至十里地之内。”一快马飞奔而来的斥候单膝着地而禀。
卫峥遥望远方,心中回想着这几年的功绩,足以谓之显赫,硬生生的将一个附庸之国在短短数年时间跃居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魏国不行了,而今之魏国已然担当不起七雄战国的称号。
卫国已然将济水以北的版图皆纳入囊中,其地疆土达七百余里,韩国也不过是八百里地尔,七雄之称,卫国已然担当的起了。
此时此刻,卫峥在战车之上已经站立超过两个时辰,在静候凯旋班师的大军时,也在想着卫国今后该当如何。
而今卫国已然超越了卫武公鼎盛时代,但依旧不够强大,战国无战事无异于痴人说梦,卫国不能就此停下脚步,存国必强国,强国无非强兵夺国,这就是战国。
卫峥心中算了算时间,目下是周慎靓王四年(前317年),今年是倾动天下的合纵攻秦之战的落幕之年,公孙衍大败,秦国大胜而告终。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将起,飓风席卷天下以来却未因此而止息。
不出意外,接下来的天下局势更加复杂,如果说公孙衍合纵攻秦之前是崤山之地处于一片金戈铁马之声,那么接下来整个天下都是一片乱象。
这股乱象将从巴蜀之地而起。
巴蜀内乱由不得卫峥不重视,秦趁巴蜀之地内乱而灭巴蜀,再有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秦从此将有号称“天府之国”的巴蜀囊入怀中,不仅仅将汉中蜀地这一大片肥沃之地纳入囊中,而且占据长江上游而取得了以俯瞰荆楚之地的战略优势。
秦得巴蜀为今后东出横扫天下而打下了基础。
想着秦有巴蜀为秦国国力作为坚实后盾,卫峥又想着自己有什么坚实后盾为卫国提供国力永不枯竭的来源之地?
答案没有。
非但没有,卫国如今的地缘疆域事实非常尴尬,四境无险可守,一旦遭遇大败不会有秦国那样可以退守西陇乃至更深的西境边缘慢慢的舔伤口,以待来日付出。
卫国没有这样的优势,所以卫峥很清楚,卫国不能容许任何一次大败,利剑既已然出鞘就绝不会入鞘,其锋芒只有一往无前才是唯一的生存方式,没有第二条路也不能有一次失误。
方今时局,秦大败公孙衍合纵大军,韩国最为损失惨重,几乎与秦势不两立,巴蜀内乱的变数让秦国有了两个选择,继续东出韩国打通宜阳三川还是趁机收复巴蜀之地。
而卫峥大致确定秦国是后者,秦一旦攻略巴蜀之地便暂时无暇顾及山东,而齐国也趁秦国精力有限无法左右山东变局而趁机北略燕地,楚国也因秦略巴蜀而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楚国西境。
还有个宋国也不甘寂寞。
“魏、宋、齐、楚、越……”凝望前方的卫峥忽然一愣,“越国……???”
卫峥拧着的眉梢渐渐松懈,忽然笑了,在想到目下的时局,笑意更甚了,“秦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