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韩有“张良计”;楚有“过墙梯” (第2/3页)
如何?”楚怀王点点头,又面向群臣而问,过了许久未曾有人言,楚王的目光落在了一个谋臣身上,顿时一笑,点名而道:“陈轸先生有何高见?”
谋臣陈轸,这又是一位天下有名的了不得的谋士,同样也是纵横家,虽然没有张仪、苏秦、公孙衍那般有名,但也差不了多少,也是拥有一副伶牙俐齿,不得不说的是战国时代有大作为和大才华的谋士名臣基本都是纵横家。
陈轸是齐国人,孟轲孟夫子未曾入齐国时,陈轸被齐威王重金聘请在稷下学宫任学宫之长以讲学,在齐国的仕途生涯也是成就斐然,靠着一副伶牙俐齿的口舌之辩,只说了一个“画蛇添足”的故事便为齐国不损一兵一卒而退了楚国强兵。
后来又入秦佐士,用了一个卞庄刺虎的故事说秦王,最终秦败韩、魏之兵,许多的成语典故便发生在这个战国名士身上。
当张仪入秦之后,深得秦王仰赖,几乎无事不问张子,与公孙衍一样,陈轸在秦国得不到重用,一怒之下便投奔了楚国。
楚王当众点名,陈轸不得不答,便立即出列拱手一礼,不卑不亢的说道:“启奏我王,臣以为楚国能战。”
“先生主战?秦为群雄之首,虎狼之国,楚能战否?”楚怀王精神微振,问道。
“楚国能战!”陈轸肯定的点头,又解释为何能战:“楚有齐国之盟,而中原小霸之卫国又与强齐共进退,此二国皆为楚国后盾,于是楚能战秦。但如何伐战还需仔细考究,周密细算。”
“有何细算?先生既已知道楚国能战,便应当立即发兵。”屈原当下便驳斥。
“楚有必胜把握吗?”陈轸直视着殿前,平淡的说道。
“未战岂能知之胜负?”屈原凝视着对方质疑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末了,始终未曾看屈原一眼的陈轸引用了孙武的一句名言之后便再向楚王躬身拱手一拜。
“那陈轸先生以为该当如何?”楚王不动声色的说道。
“启奏我王,臣确有一策。”
“陈轸先生但说无妨!”
“与韩修盟!”陈轸只说了四个字。
“与韩修好?”楚王一愣,狐疑道:“韩国刚与秦修盟,楚国却在不久前取了韩国一郡,韩王怎会答应吗?”
陈轸笑了,淡淡的说道:“韩国之所以主动修盟是无力与秦一战,实为无奈之举,此策于韩国而言无疑最合适目下境况,韩国庙堂人才凋零,能为韩王献此策者想必只有公孙衍,然犀首而今已离韩入卫,韩国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