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育和地主转型 (第2/2页)
济管理学院。
只是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初中以上的毕业生,年龄无限制,收费也较高,但可以给学生奖学金和低息贷款,类似Ba。
老师都是南洋为主的华人经济学者,讲究实用和逻辑思维。看到这种只有识字能力和小孩游戏一样的逻辑要求,50以内的老地主都纷纷自己上学,一时乡绅以上学为时髦。
这让城里的绅士学者很是嗤之以鼻,认为乡绅重商太有辱斯文。
首批招收500人,其中有些是父子地主,也有些赣南周边的小商人。
校长由自己的便宜老爹约翰强遥领,因为他确实是一个学以致用的美国经济学者,国内还真不容易找。
教务长是约翰强派过来的自己的校友兼帐房总监,叫张威廉,40不到的样子,一副企业管理者的样子,很难形容,不是白领,也不是买办,类似现在国营大厂领导,有些官味的管理者。这个确实是他的人生理解,合伙人兼职管理者。
张威廉设计了工业基础门类通讲,工业会计核算过程,工业工程,市场预测,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概论(含资本论主要观点)。强霖看不出还有什么遗漏,就要求不管毕业时间,什么时候修够学分什么时候毕业。专门学生估计一年半才能修够学分;土财主也不着急,一次就选两门;考试不过,就重新学,不耽误做生意。等到毕业,看来也退休了。
目前小学教育还没有普及,各个乡的农民协会兼土地局没顾上教育。专署都一一发函督促,基本上老师配置师范生,这个不愁,最近几年师范生有很多毕业,包括在乡镇土地局的协会领导们。先烈赣州总工会陈赞贤委员长也是师范生。
老师的粮食由家长们出。出不起的,农民协会发动赞助,尽量让孩子们上学。农业土地变更的,暂时不上税,一年以后的收成由政府10税1,主要用来支付乡长和警察所的工资。县级以上主要靠工商税收入支付。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