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醉心慈善 (第2/3页)
财团都有捐助资金的准备。
凯茜朱问:您知道还有其他团体也做慈善么?
康爱德说:寺庙也做,但他们比较被动,就是接收找上门来的。因为他们自己也讲究托钵要饭。康爱德笑着说,他们接到信徒的捐赠有时候比较多,也更愿意建设庙宇。中国富人比较信佛教,愿意求福报。所以,也做了很多的慈善,主要是救济灾民。教育和医疗投入不多。
凯茜朱问:你们教会做的这些受到歧视么?
康爱德说:我小时后跟随昊格珠,也有很多人叫她吴格矩女士,一起生活。1886年在重庆碰到毁教运动,差点逃不回来。中国讲究尊敬祖先和各种神灵,所以,大家都很有层次感觉,才会舒心坦然。基督教显然不是这样,所以传教士处处受阻。官府主流不愿意招惹西方传教士,所以,民间就出头。官府心态很复杂,他们也怕乱民弄得太大,不好控制,所以,总是最后他们才出手。这期间我们就受罪了。
凯茜朱问:有人总是造谣教堂的坏话,你怎么看?
康爱德说:这就是缺乏**思考的坏处。总是容易轻信,还不愿去调查研究,拒绝去探究谣言。宁可相信假的,也不愿意去交流。所以,这种心理会容易形成压迫恐惧症状,总是觉得有人害他,惦记着他们的财产和生命。其实传教士就是传递消除恐惧的办法,很是理解这些症状。这正是他们传教的原因,所以,要有足够的耐力。
凯茜朱问:江西的慈善比其他地方如何?
康爱德说:江西做的很好。南方要好于北方。广东好于浙江。主要是江西的军阀们轮换的勤,但他们都知道宗教的好处,不破坏宗教体系。当然,他们统治的不好,弄得大家很穷。教育还是不错,总是在进展。
凯茜朱问:为什么教徒愿意做慈善呢?
康爱德脸上呈现很圣洁的感情,说道:对我来说,感恩。我的一切都是主的信徒给的,所以,没有什么是我的,都是主的恩典。我要用我的知识财富帮助主。佛教信徒也是很看得开的,但因为追求透彻理解人生,往往比较遁世。好在他们也劝弟子经过一定培训后,下山行侠仗义。
凯茜不再问了。康爱德介绍石美玉女士,她把所有财富都用在投资意愿和收养孤儿。从美国教会募捐很多,包括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