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九章 谋划西北体制 (第2/3页)
化学的混合科目。相当于后世高中的东西。他给冯玉祥发报:满足南京的人事和财经要求,你主要是要求他们设计一个裁判程序,要不同于南京直接管理的地区,你可以推荐一个澳大利亚人端纳,现在他是一个**的顾问,在北京。
冯玉祥答应下来财政30%上缴,同时财政划拨不少于河南20%的承诺,实际上是10%,关键是要有才行啊。要求李四光回南京见他一面再说。
然后大家讨价还价政府监督裁判机构的建立,大家讨论半天,还是国府拿方案。但冯玉祥都不满意,因为最后都是国府的最后裁判权。胡汉民死活要把裁判权收到一党手里,因为他是党务领头人,他才放心。
冯玉祥说我的地盘我都想开了交出来,你怎么非要控制在自己手里。
胡汉民说,你那是私人或者说是军阀地盘论,能跟我相比么,我是原则的代表,孙总理的原则就是党来指导政治。冯玉祥恨不得打他耳光,但他确实有这个代表国民党的资历。但是你代表也不能**裁决啊,这不就是独裁么。先总理也没有想到现在的问题。
冯玉祥想等到李四光和端纳来一起讨论怎么拿出一个方案来。因为这个方案就是保护他们的,否则自己刚满意就被胡汉民撤了,不是还要扯皮么。行动前麻烦点,以后的事情就少。
李四光先到了,风度翩翩一个书生,典型的小白脸。说话还是很有条理。冯玉祥说他是否了解河南。李四光说他就在湖北黄冈住,离河南很近。
冯玉祥说你了解黄河吗?这是李四光的专业,他马上声音转高,说我对中国的大江大河很是熟悉,我还了解河南的所有的山地、平原,我就是学地质的,我专门考察过黄河的河南山东的情况。
冯玉祥说,很好。我就是要找一个这样的去河南治理黄河,你的武汉大学教授可以兼职,带着学生在河南搞建设,黄河水引出来,还要控制住灾害。李四光说他很感兴趣治理黄河。
两人谈的很是高兴,最后就谈到如何建立一个评价机制而不是由冯玉祥或者胡汉民就能把你免职,你自己想想,你刚干到一半被人莫名其妙免职,就很不好的。
李四光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他说有八成把握把这个评估机制建设起来。首先就得有个法律基础地位的议会类似的东西。他们的合法性要双方都承认。然后弹劾机制,然后弹劾机制启动后,罢免机制。这个议会是否违规,决定是否合法,还要有一个**官来裁定。这个**官一般也是议会任命的。
两个人整理出来了。但是议会没有,国民政府都取消了,北方政府也被张作霖取消了。都一样,否则张作霖怎么就说南方也是军阀呢。
两个人怎么也没有想出来没有议会如何做。冯玉祥只有咨询强霖。强霖的答案是成立一个推选委员会,本地绅士三分之一;国民政府推荐的三分之一;西北方面的三分之一。五年以后可以直选,是否直选看当地百姓的意愿。
两个人佩服不已。但李四光马上就有压力,说现在你们双方三分之二,已经过半数;当地仕绅会有意见。我们就规定70%通过才能成功。弹劾则要30%就可以了。下台也要70%才行。这样才对等。至于是否有人采取串联购买等等,由**官来判定。
至于总人数,李四光认为不必超过30人,否则效率太低。
端纳从北京赶到南京,他是外籍,到处都不受限制。来了之后,看到推选委员会他也赞成,但是他提出中间变动的问题。所以希望是总人数要多于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