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一七二章 开慧校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七二章 开慧校董 (第2/3页)

资格清高。

    强霖认为这套民国清晰的、分阶层的、社会体系,是皇权体系的自然继承。有类似的理学信仰在里面。各阶层的互相流动,就会表现出来。比如阻碍贫家子弟的晋升之路,是文人和官员都不愿意做的。这是科举考试的历史意义,当初历史上是进步的,因为打破了宋朝士族出身把持朝政的传统。清朝恢复并保持下来这个唯才是举的制度,并成为了信仰意义的体系。

    正是有了这个信仰,才能长期稳定的保护这个阶层体系,并能够自愈。也就是说你强力把它打破,很多人心里是不认的。你走了,它还会恢复起来,人心如此。

    农工阶层也不认为破坏这个阶层是合法的,毕竟他们也是有机会进入高阶层的。那是很多人的生存目标,你打破了,他们就总是农工阶层了。

    其实后世的农村户口制度,工人和干部区分的制度,正是农民和工人害怕的,他怕你把他们固定在自己所不愿意呆的阶级中。虽然你告诉他们是光荣的劳动阶级,领导阶级,但他们还是愿意去娶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女儿。

    民国后期有段张灵甫对阵重庆大学教授的故事很有意思。说张灵甫被军委会抓闲差,去给重庆大学教授讲解抗战进程,回答质询。这个张丘八实话实说,撤退是因为打不过日军;教授怒问为什么不想办法,张说没有办法,只有我们拿命填,填完了日军就进来了。看起来就是我们撤退了,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打光了,就承认撤退了。整个过程,张无动于衷于教授的表演。但始终保持尊敬,说完了还客气的问,还有问题么?故事显露了教授的天真和无知。

    教授们不信任丘八,盲目自信激情的力量,他们到处演讲和宣传。关键是他们自己也信。四万万人齐上阵之类的话,是他们的口头语。但这个文人阶层你打不破,都要保持,革命军也无办法,否则也不会特务暗杀,直接解散就行了。

    强霖到点收兵,去见林语堂。女兵们和男兵们都被强霖忽悠的要去上学,自然愿意见见这个霸气的安庆大学校长。

    林语堂一行到了槟榔屿。强安也随着林语堂过来。他与林语堂是拨款也接受拨款的关系,所以经常见面要讨论问题的。这次他也要看看强霖是否需要帮助。当然强安的名义很多,他说要协调皇家中国石油公司与石油设备制造厂家的关系。

    林语堂是奔开慧的大学来的。

    开慧还在槟城,语堂就去见开慧。现在正与开慧、毛达湘等人讨论大学的建设,已经知道教会支持大学建设在吉隆坡。林语堂就更上心了,他知道英国殖民政府这是把这所中文大学当成了人才培训的主力。

    强霖和众人的到来,让林语堂很兴奋。他知道这批女兵,有些还很熟悉,比如谢冰莹等人。他与这些人打了招呼,林语堂是圣约翰大学才子,后来入哈佛大学。他是教父的儿子,与石美玉的成长背景差不多,与胡适的理学家庭是完全不相同的。所以他是很平民化的人,霸气担不是傲气,与大家很是亲热。胡适则热衷于士大夫的应酬,信仰是做个好人。待人如春风,人称胡大哥,就是说有他江湖道义,经常救人于苦难。他与陈独秀立场不同,但长期交往,总是关键时候救他。还有他后来星期日开放住宅,也就是谁来都行,他都保证在场。自然求助的人都会得到些帮助,民国大江湖啊。

    信仰基础和习惯不同,表现就不一样。林语堂崇尚运动,不愿参与争辩;胡适则是性格豪放但不运动,经常争辩。

    芸英和开慧给大家安排到院中,强霖的院子是够大的,装一个营的士兵训练是没有问题的。这时候是南洋上午9点左右,还是有些热。大家喝着南洋的凉茶,都是闽粤华人的传统饮料,出身福建的林语堂很是适应。

    林语堂先提大学的事。他说要安庆大学直接来办,当成本校的另外一个基地。接着他说大学是你们能够想到的,但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容易。开慧既然被教会认可,你可以当一个外部校董,但是学校不可能由你来主持。你在学校旁边养奶牛,自己还要拿到本科文凭。

    见开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