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零章 打击士大夫经济 (第3/3页)
在汉民族中。蒙元忽必烈这个人很有思想,采用的是松散治理的殖民政策,这样也始终保持蒙古人思想体系。
就不提早就被灭族的扶余渤海国、契丹辽国、完颜氏女真大金国、杂胡李家的西夏国。那都是深度汉化的集权国家。
最后,张家泉教授答应在介绍宗教哲学院的朋友给邓恩明,让他自己去沟通研究计划。
强霖也成功的布下了邓恩明这个山东工会和乡下文明的种子。当然对付的是小富即安的士大夫家族思想,他们缺乏的是大义;或者满口大义,但实际不知道大义是什么,实际上只是照顾家人,业余做些慈善求子孙的福报。
他们是后世中国懦弱的主要根源,对国家内部极权懦弱,对外部侵略懦弱,对弱者反抗则是残暴无底线,毫不妥协。他们的生存招数就是靠行贿软化强者、靠奉承求招安、靠躲避锋芒以待革命者去变化,然后再进入一轮行贿、投靠、躲避,始终循环在强者统治之下。民众受影响,也是愚昧的学习这些士大夫,努力成为新的士大夫。类似“大染坊”的老板们,他们现在都是草根出身,但是这些士大夫招数学个十成十,还有新发展。
几个人都很满意今天的讨论。恢复到宗教的讨论,则让人的精神更为放松。尤其是邓恩明,看到强霖和凯茜的思想,与自己的张大哥一致,很是安宁。
大家开始品尝正宗鲁菜,凯茜则更喜欢素一些的青菜伴酱,这与东北的类似,但还是吃不惯白面饼和馒头。她给大家要来了打卤面。
这四个人都是外地人,自然也是很喜欢面条。河北人张教授是杂粮主义者,愿意吃高粱玉米,这里不供应。
警卫把枪还给了邓恩明,但是子弹却给了张教授;没有办法,张教授转给邓恩明。邓恩明不接,走了。
两个学妹学弟,谢谢张教授;张教授大度地说,你们什么时候来齐鲁,都来找我们。我们学校在国内注册大学的问题,你们到北京时候帮着问问。
齐鲁大学招生人数不旺,与这个有关。毕竟加拿大授予的学历,在本科生里面不太灵光。他们在山东,与圣约翰大学在上海不一样,很少有人来内地读书,所以他们还是依靠山东和山东更内地的河北、河南、陕西生源。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