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五章 大学是国之大事 (第3/3页)
,任用同乡和私人。
强霖接着说:完全自由以后,就出了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的五四运动;再后来出现了北京红党小组;以及一帮红党传教弟子们。最后来成了李大钊的俄国基地。而大多数的学生们毕业,还是出国或者进入机关。为国家、民族、家族;看不出有什么帮助平民的迹象。当然也看不出有几个创业的资本家。后世他们也都是御用文人之类的比较多。
凯茜也开始诉说:张作霖老帅自然是不开心这所学校,所以规定了学校的各种规矩,包括不许集会,可以打“手板”等不自由的规矩。张老帅不是小孩子了,谁能给这种学校的钱?他逼走了很多“名人”教授,大部分都出国了。
强霖说:当然很多人害怕北伐军打过来,清算他们的“反革命”行为。如胡适等人,就不愿意惹这些是非。
陈桓解释说:当然北京气氛糟糕,不如民国初期自由了,也是他们走的因素。不过胡适等人走的比较早罢了。
强霖告诉凯茜,其他七所学校,如工业大学、法政大学、农业大学、医科大学、商科大学、女子大学、艺术专科学校、女子师范大学等等,先让他们维持在京师大学校里面。国子监成立,再说这些学校的问题。
这包括北大、北师大在内的九所学校都由教育部拨款,谓之“国立”。这次统统被老帅合并成“京师大学校”。
另外,外务部“庚款”为经费的“清华大学”、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交通部办的交通大学、财政部办的税务专门学校,各有专款,只叫“公立”或“部办”,而不叫“国立”。
强霖说这事由未来的国子监翰林们研究吧。先成立国子监先。
然后强霖要请两位老师去吃西餐,他们俩人先回去。然后用汽车再把他们接到荷兰宾馆餐厅。
老师们正好也可以整理一下。车来了以后,骥良带上了调皮的儿子。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