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九章 燕京大不易 (第3/3页)
立的燕京,也跟我说说。”
司徒说:“燕京大学不是我创立的,是我整合的。当时不到百人,就在市区。我接手后,就找地方,骑着毛驴转悠外城四周,后来在一个军阀手里买的地。你知道是谁么?”
强霖说:“听说是山西督军陈树藩将军?”司徒说:“是的。陈将军只卖60万大洋,还退回20万元支持办学。”
司徒继续说:“所以,有了陈将军的支持,我才有地。这是第一个机缘;第二个是庚子退款基金100万,第三个就是基金募集百万活动,北洋系都捐款了,后期美国教会总共也拨款将近200万。”
圣约翰大学校友,神学士,教育心理学博士刘亶生说:“那时候只有我跟着司徒先生跑,后来还是我找来洪业洪威廉,我们两个人跟着跑。总算把燕京大学的架子搭起来了,有了燕园。这里面有傅泾波的功劳,他到处都有关系,也不算燕京大学的在职人员,就是帮助司徒校长,白帮忙啊!”
强霖说:“建起来难啊。要很多人的努力,毁灭起来就容易了。”强霖记得有个姓张的人,后世就是燕京肄业的,来整顿燕京,面目全非了。
司徒校长说:“听说你们要调走官费生,所以我想问问你们究竟是什么教育政策?”
强霖谈到:“教育部的政策,就是没有政策了。以后教育政策就是翰林院的事情了。但是翰林院主要是保护学校的自主权而设立的。洪业就是整天在做这些事情。所以限制私立学校的政策马上就取消了。“司徒校长高兴地说:“我在中国最吃力的就是这些政策,你也不知道他们依据的什么法律。但说出来的还就是法律。”
强霖继续说道:“毁灭大学的力量始终存在,我们都不要轻视。义和团总是盯着我们。和鼠疫一样,还总是再生。所以,教会大学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们不是公共大学,就不要讲什么包容百家了。公共大学有共和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了。”
司徒校长说:“我知道一些了。你是在抱怨我的兼收并蓄政策。你要恢复宗教体系的学校,或者圣约翰大学的大著作学习方式。那要求英语要足够学时。”
强霖表示赞同。而不会英语的吴雷川表示反对。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