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四章 为什么五族共和 (第3/3页)
火的一件事。”
强霖大概解释了一下。卫拉特蒙古人,也叫厄鲁特蒙古。明代叫瓦剌蒙古,或者西蒙古。当初东部蒙古,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达延汗兴旺时期,卫拉特蒙古部从喀尔喀蒙古高原躲到西北地区,势力一度扩张至伊犁河流域一带。卫拉特蒙古分为四大部落:杜尔伯特部落,绰罗斯氏;准噶尔部落,也是绰罗斯氏;和硕特部落,这是成吉思汗子孙率领的,成为当时青藏统治者;土尔扈特部落,又叫克列特氏,他们家族充任过成吉思汗的护卫。还有辉特小部落,附属于杜尔伯特部,跟着游牧。
17世纪初,准噶尔部(绰罗斯氏)强势控制天山南北,土尔扈特部躲避西迁到伏尔加河沿岸,和硕特部又在固始汗率领下迁到青海。准噶尔部在1759年为清军所灭后,土尔扈特部迁回,东归新疆。
婉容知道后来的故事,她接着说:“**五世喇嘛早就去世了,一直是管事喇嘛在假传命令。康熙帝打了两次战役,夺回了喀尔喀蒙古,然后外札萨克喀尔喀蒙古三部落,内扎萨克48藩王,本来49个。罢免了一个投靠葛尔丹的,大家聚会多伦诺尔,责罪土谢图汗,抚恤札萨克图汗之弟弟新札萨克图汗。喀尔喀蒙古也承认清朝皇帝权威,分旗设佐。”
强霖补充说:“卫拉特蒙古四部落,在1640年定有《蒙古-卫拉特法典》。至于葛尔丹的还俗即位,出征喀尔喀蒙古,让卫拉特其他各部落,四散而避祸。这个原因还是要深究,但显然因为没有共同的大汗,而**五世大喇嘛的管事也没有起到好作用。这个时期也是大明末年,清朝入关时期。真正乱世。”
约瑟沈的历史一知半解,但逻辑能力一流。他问:“其实这里的故事,除了夺回喀尔喀蒙古高原,还有康熙平青藏高原,和新疆,以至于形成了蒙、藏、新疆,宗教和地域隔离的现状。你没有讲后续,好像你要说:康熙不是武力第一的人,而是在创造一种制度,共和制度的意思?”
溥仪说:“令庸看得是对的。我在皇家的学习资料里面,得到的教育就是这个康熙帝文治也是第一。后续平青藏高原,用兵新疆,都是这个思路。”
强霖指着张恺荫的北亚地图说:“我要打通西北线的交通,必须打通科布多这个“大草原”线路。就在近期要行动。所以恺荫兄要琢磨这些事情。五族共和,为什么是五族?”
张恺荫一惊,站了起来,这要发动北面近百年来的边境大战。他没有琢磨就指点地图四个区域,说:“因为这五族是有地盘的,满蒙藏回,各具一角。”
强霖让他坐下,说:“所以,真心研究事务逻辑,才能真正体会共和。我觉得知悉边疆的民国晚清大臣,就有湖北黄陂历史学者陈毅陈士可,还有现在的新疆都督杨增新杨鼎臣,来是云南蒙自的进士。”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