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二章 筹划军校 (第2/3页)
又聊了一些清华近期的杂事,转到蒋廷黻的问题上,为什么召回清华毕业生的问题。
蒋校长说:“公开强制召回,会有法律麻烦的。也涉及到美国庚款的自主性问题。还是自愿召回吧。你把大致的意思与我说一下。”
强霖说:“我想组织新的军官体系,他们能够有信仰,有爱心,有真正的国家概念,国防概念。我也不想弄太多文科大师。中国的历史研究浪费太多人力了。关键是,你派出的这帮人,都是很聪明的人。国防不用,太可惜了。”
蒋校长说:“我也是这么看的。我不赞成文人不干政,文人要参政。在这方面,我与胡适之是有争论的。现在他去筹备国防部,我却在办学。真是命运啊。”
强霖说:“这批学生改成自愿吧。尽量让他们在美国选择军事院校。不要读什么博士了。博士论文就是写一些南北朝历史,有意思么?”
蒋校长说:“你的意思是不要读博士,尽快完成学业;要读理工科,或读军事科目;不需要文科和历史科目。”
强霖说:“就是这个意思。弄得学历太高,回来只能当教师。你看范旭东翰林,京都帝国大学理科化学系毕业,这不就是本科毕业生么,人家就创下了一个化工集团。”
蒋校长说:“范翰林还是很辛苦地跑了欧美很多地方的研究机构的。不过做实业的开创人,本科也就够了,技术可以买,也可以雇佣老外。我们缺少新思想,有科学基础的实业者。”
强霖说:“是的。我们与美国不一样。美国是强大的基础之上,需要博士;我们没有基础,弄一批博士回来,往哪里摆?国家强大不在于工程师多少,在意工程师的使用环境有没有。现在我们还是需要强大的基础实业,才能容纳博士等高级研究者。这些基础可不仅仅是技术的,还有思想的。你可以与美国庚款管理者说清楚。培训一帮无用处的高人,也不是庚款退款基金的本意”
蒋校长思索一刻说:“好吧。这是教育部的事情。你说说的军校的事情。”
强霖说:“教育部不会参与学校培养学生的事情,他们就是一个监督法律执行的部门了。这专业的事情也无没有可能立法,是政府与个人的合约控制。他们愿意读,自己去弄奖学金,别用庚款。关键是中国学生读完博士干什么,学生自己不清楚,是科举的惯性而已。这不是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他们还没有学会思考。”
看蒋校长在琢磨这个说法,强霖又说:“军校的事情,就是要短期培训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