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七章 革命的陕西 (第2/3页)
于右任说:“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刀客呀,没有办法弄清楚他们的投机的趋势是什么。我当时也管不了他们,也教育不了他们。说句实在话,我们也就是利用这些刀客。杨虎臣这个人是比较坚定的革命者,但是也说不清楚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陕西民军,后来叫靖**,都接受了陈树藩代表的北洋,服从改编。但杨虎臣还是拉着我,进行抵抗。他始终没有投降北洋一日。这种人也是少有,那就是一个好刀客啊。中山先生也很是佩服他,类似的还有邓宝栅等人。这些人都是彻底的革命者。”
张静江问:“攻击强霖的,是否是杨虎城的旧部?这种人在陕西还有多少?”
于右任说:“张老哥哥,我慢慢给你说吧。我是书香世家,早年的秀才。你是经商世家,早年留洋。庚子年间,我还曾经给慈禧下跪,因为她不是逃到陕西了么。我们都是跪迎的,不是谁都能跪的,要有功名啊。我是秀才啊。后来我就学习关学,在陕西的关中书院。相当于现在的官办大学堂。”
张静江仔细地听着这些东西。因为这事情涉及到后来的陕西革命发源,理解陕西的革命派系。
于右任说:“庚子年以后,国家日子没有法子过了。我就在陕西开始讥讽朝政,办地下刊物,出小册子。结果被督军给赶出来了。我到上海,开始和马相伯等人在一起办复旦大学;我还把被日本赶回来的留学生组织起来,办起了中国公学。很多我们的革命党人都是这里得到的教育,还有不是革命党的胡适等人。这都是我早年的活动。后来认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办报纸,协助起义活动。这你应该听说了。”
张静江说:“是滴。你在上海的《民呼日报》,和我在巴黎的《新世界》都用我的钱。我们俩都是西元1906年加入同盟会,你在日本,我在星加坡,都是胡汉民做介绍人。”
于右任说:“我做的是全国的造反工作,我是造反的长江大都督!当然你做的也是全国的,不过是造反的财经工作。在陕西一线进行活动的一直是井勿幕。我最不愿意提起的这个人啊!提起来我的心就痛啊。他比我小十岁,却死在了叛乱的刀客的手中。”
张静江知道,井勿幕这人也是个圣人。自己虽然也被称为革命圣人,但井勿幕这个人,不计名利,舍家为国,舍身整军,从15岁起就参加革命,凡15年。死时候也就30岁。
张静江说:“井勿幕是一个革命圣人,今年才是他的40冥寿。”
于右任忍不住泪水,说道:“死前才30岁。年轻轻地就有了白发。年轻有活力,但又少年老成。我在后面主持,他在前面指挥。陕西革命,主要有他。在陕西,跟我谈得来的人,也就是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